zhuăn bān

拼音
zhuăn bān fă
注音
ㄓㄨㄢˇ ㄅㄢ ㄈㄚˇ

转般法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转般法zhuăn bān fă

  1. 宋代漕运方式之一。起源于唐。开元二十二年(公元734年),裴耀卿于古汴河口筑河阴仓,使江淮地区漕粮运此纳贮,候水转运,经黄河、渭水至长安,为转般法之始。宋因汴河春、冬不能通航,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,为保证京师(开封)粮食物资供应,自开宝五年(公元972年)起,陆续在漕运路上泗、楚、真、扬四州(州治今安徽泗县、江苏淮安、仪征、扬州等地)分设转般仓,卸纳东南六路漕粮,再换船转运至京师。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嘉佑后,官船数量减少,雇人运输须要长年运输,吏卒运输的又多侵盗,熙宁后转般法渐为直达替代嗣后时复时废,或两法并用

引证解释

  1. 宋•代漕运方式之一。起源于 唐。开元 二十二年(公元734年), 裴耀卿 于古 汴河 口筑 河阴仓,使 江淮 地区漕粮运此纳贮,候水转运,经 黄河、渭水 至 长安,为转般法之始。 宋•因 汴河 春、冬不能通航,直运漕船沿途又多延搁,为保证京师( 开封 )粮食物资供应,自 开宝 五年(公元972年)起,陆续在漕运路上 泗、楚、真、扬 四州(州治今 安徽 泗县、江苏 淮安、仪征、扬州 等地)分设转般仓,卸纳东南六路漕粮,再换船转运至京师。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。 嘉祐 后,官船数量减少,雇人运输须要长年运输,吏卒运输的又多侵盗, 熙宁 后转般法渐为直达替代嗣后时复时废,或两法并用

网络解释

转般法,宋代漕运方式之一。起源于唐。自开宝五年(公元972年)起,陆续在漕运路上泗﹑楚﹑真﹑扬四州(州治今安徽泗县﹑江苏淮安﹑仪征﹑扬州等地)分设转般仓,卸纳东南六路漕粮,再换船转运京师实行后六路所需淮盐也可利用回空船只嘉佑后,官船数量减少,雇人运输须要长年运输,吏卒运输的又多侵盗,熙宁后转般法渐为直达替代嗣后时复时废,或两法并用

转般法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zhuǎn,zhuàn,zhuǎi 部首车部 总笔画8画

    转 [ zhuǎn ] 1. 迁徙;流亡。 老弱转乎沟壑。2. 不直接的,中间再经过别人或别的地方。 转送。转达。转发。转运。周转。3. 改换方向。 转弯。向左转。4. 改变位置。 转移。5. 改变形势、情况。 转败为胜。天气转晴。病情好转。转 [ zhuàn ] 1. 旋转。 车轮飞转。2. 使旋转。 转动地球仪。3. 围绕着一个中心运动。 越陷越深绕着太阳转。4. 量词,旋转一圈为一转。 绕了几十转。5. 量词,古代勋位每升一级称“一转”:“策勋十二~,赏赐百千强。”转 [ zhuǎi ] 1. [转文]指说话或写文章时有意不用通俗易懂的词句,而使用文言文词语以显高雅。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bān 部首舟部 总笔画10画

    般 [ bān ] 1. 样,种,类。 这般。那般。百般。般配。暴风雨般的掌声。2. 古同“班”,散布,分布。3. 同“搬”。般 [ bō ] 般 [ pán ] 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部首氵部 总笔画8画

    法 [ fǎ ] 1. 体现统治阶级的意志,国家制定和颁布的公民必须遵守的行为规则。 法办。法典。法官。法规。法律。法令。法定。法场。法理。法纪。法盲。法人(“自然人”的对称。指依法成立并能以自己的名义独立参与民事活动,享有民事权利和承担法律义务的社会组织)。法制。法治。犯法。守法。合法。宪法(国家的根本大法)。政法。奉公守法。逍遥法外。2. 处理事物的手段。 办法。设法。手法。写法。3. 仿效。 效法。4. 标准,规范,可仿效的。 法式。法帖。5. 佛家的道理。 佛法。法号。法轮。法像。法门。6. 道家佛家的所谓拿妖捉怪的技术。 法师。法器。法事。7. 指“法国” 法文。法式大菜。8. 姓。[更多解释]

转般法的分字组词

转般法的相关词语

【转般法】的常见问题

  1. 转般法的拼音是什么?转般法怎么读?

    转般法的拼音是:zhuăn bān fă
    点击 图标播放转般法的发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