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ī máo gōng zhī dùn

拼音
yǐ zǐ zhī máo , gōng zǐ zhī dùn
注音
ㄧˇ ㄗˇ ㄓ ㄇㄠˊ ㄍㄨㄥ ㄗˇ ㄓ ㄉㄨㄣˋ
词性
成语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yǐ zǐ zhī máo , gōng zǐ zhī dùn

  1. 用你自己的矛来刺你自己的盾。比喻对方论点驳斥对方。

    Turn sb's battery against himself; Fight sb.with his own weapon;

翻译

  • 英语lit. use sb's spear to attack his shield (idiom, derived from Han Feizi 韓非子|韩非子)​; turning a weapon against its owner, fig. to attack an opponent using his own devices, hoist with his own petard

引证解释

  1. )与矛者,誉之曰:‘吾楯之坚,莫能陷也。’又誉其矛曰:‘吾矛之利,於物无不陷也。’或曰:‘以子之矛,陷子之楯,何如?’其人弗能应也。”后以“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”比喻对方言论方法缺点反驳攻击对方。

    韩非子·难一》:“楚 人有鬻楯(通“盾”廖仲恺 《中国人民和领土在新国家建设上的关系》:“所以他在别个方面,用个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办法对于 马罗达斯 所引各处凭据,从实例上驳他一顿。”
    鲁迅 《准风月谈·反刍》:“他们是在嘲笑那些反对文选》的人们自己却曾做古文,看古书。这真利害大约就是所谓‘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’罢--对不起,‘古书’又来了!”鲁迅 《华盖续编·古书与白话》:“菲薄古书者,惟读过古书者最有力,这是的确的。因为他洞知弊病,能‘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’。”

国语辞典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yǐ zǐ zhī máo , gōng zǐ zhī dùn

  1. 比喻对方观点理论反驳对方。

    语本《韩非子·难一》:「楚人有鬻楯与矛者,誉之曰:『吾楯之坚,物莫能陷也。』又誉其矛曰:『吾矛之利,于物无不陷也。』或曰:『以子之矛,陷子之楯何如?其人弗能应也。』」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部首人部 总笔画4画

    以 [ yǐ ] 1. 用,拿,把,将。 以一当十。以苦为乐。以身作则。以邻为壑。以讹传讹。以往鉴来。2. 依然,顺,按照。 以时启闭。物以类聚。3. 因为。 以人废言。勿以善小而不为。不以物喜,不以己悲。4. 在,于(指时日):“子厚~元和十四年十一月八日卒,年四十七”。5. 目的在于。 以待时机。以儆效尤。6. 文言连词,与“而”用法相同。 梦寐以求。7. 用在方位词前,表明时间、方位、方向或数量的界限。 以前。以内。8. 用在动词后,类似词的后缀。 可以。得以。9. 古同“已”,已经。10. 太,甚。 不以急乎?11. 及,连及。 富以其邻。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部首子部 总笔画3画

    子 [ zǐ ] 1.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。 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。 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 动物的卵。 鱼子。蚕子。4. 幼小的,小的。 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。 子弹( dàn )。棋子儿。6. 与“母”相对。 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 对人的称呼。 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。 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。 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 用于计时。 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 子爵。12. 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 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 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 敲了两下子门。14. 姓。子 [ zì ] 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zhī 部首丶部 总笔画3画

    之 [ zhī ] 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赤子之心。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5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6. 虚用,无所指。 久而久之。7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máo 部首矛部 总笔画5画

    矛 [ máo ] 1. 古代用来刺杀敌人的长柄兵器。 矛头。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gōng 部首攵部 总笔画7画

    攻 [ gōng ] 1. 打击,与“守”相对。 攻击。攻占。攻取。攻心。攻关。攻陷。2. 指责,驳斥。 攻难( nàn )。群起而攻之。3. 治病。 以毒攻毒。4. 致力学习或研究。 攻读。攻书。专攻医学。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部首子部 总笔画3画

    子 [ zǐ ] 1. 古代指儿女,现专指儿子。 子女。子孙。子嗣。子弟(后辈人,年轻人)。2. 植物的果实、种子。 菜子。瓜子儿。子实。3. 动物的卵。 鱼子。蚕子。4. 幼小的,小的。 子鸡。子畜。子城。5. 小而硬的颗粒状的东西。 子弹( dàn )。棋子儿。6. 与“母”相对。 子金(利息)。子母扣。子音(辅音)。7. 对人的称呼。 男子。妻子。士子(读书人)。舟子(船夫)。才子。8. 古代对人的尊称;称老师或称有道德、有学问的人。 孔子。先秦诸子。9. 地支的第一位,属鼠。 子丑寅卯(喻有条不紊的层次或事物的条理)。10. 用于计时。 子时(夜十一点至一点)。子夜(深夜)。11. 封建制度五等爵位的第四等。 子爵。12. 附加在名词、动词、形容词后,具有名词性(读轻声) 旗子。乱子。胖子。13. 个别量词后缀(读轻声) 敲了两下子门。14. 姓。子 [ zì ] 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zhī 部首丶部 总笔画3画

    之 [ zhī ] 1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 赤子之心。2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 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3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4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 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5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6. 虚用,无所指。 久而久之。7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dùn 部首厂部 总笔画9画

    盾 [ dùn ] 1. 古代打仗时防护身体,挡住敌人刀箭等的牌。 盾牌(亦喻推托的借口)。后盾。2. 盾形的东西(多指硬币上的纹章) 金盾。银盾。[更多解释]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分字组词

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相关词语

【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】的常见问题

  1. 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拼音是什么?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怎么读?

    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拼音是:yǐ zǐ zhī máo , gōng zǐ zhī dùn
    点击 图标播放以子之矛,攻子之盾的发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