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
yí tǐ
注音
ㄧˊ ㄊㄧˇ

仪体的意思

词语解释

仪体yí tǐ

  1. 礼仪程序法式

引证解释

  1. 礼仪程序法式

    汉书·郊祀志上》:“自得宝鼎,上与公卿诸生议封禪。封禪用希旷絶,莫知其仪体。”
    汉•应劭 《风俗通·正失·孝文帝》:“孝成皇帝 好《诗》《书》,通览古今,间习朝廷仪体,尤善 汉•家法度故事。”
    《南史·刘师知传》:“﹝ 师知 ﹞好学,有当务才,博涉书传,工文笔,善仪体,臺阁故事,多所详悉。”
    通典·职官四·尚书省》:“诸立格制及详讞大事,郊庙朝廷仪体,亦左丞上署,右丞次署。”

网络解释

仪体,拼音是yí tǐ,注音是ㄧˊ ㄊㄧˇ,释义礼仪程序法式

仪体的字义分解

  • 拼音部首亻部 总笔画5画

    仪 [ yí ] 1. 人的外表或举动。 仪态。仪表。威仪(使人敬畏的严肃容貌和举止)。2. 按程序进行的礼节。 仪式。仪仗。司仪。3. 礼物。 贺仪。谢仪。4. 供测量、绘图、实验用的器具。 仪器。5. 法制,准则。 仪刑。“设仪立度,可以为准则”。6. 姓。[更多解释]

  • 拼音tǐ,tī 部首亻部 总笔画7画

    体 [ tǐ ] 1. 人、动物的全身。 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2. 身体的一部分。 四体。五体投地。3.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。 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4.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。 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5.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。 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6. 事物的格局、规矩。 体系。体制。7. 亲身经验、领悟。 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 xíng )。8.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。 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9. 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体 [ tī ] 1. 〔~己〕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;❷亲近的,如“~~话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[更多解释]

仪体的分字组词

仪体的相关词语

【仪体】的常见问题

  1. 仪体的拼音是什么?仪体怎么读?

    仪体的拼音是:yí tǐ
    点击 图标播放仪体的发音