脩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息流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思留切,𡘋音羞。
《說文》:脯也。
《正字通》:肉條,割而乾之也。
《釋名》:縮也。腊脯乾燥而縮。
《周禮・天官・膳夫》:凡肉脩之頒賜皆掌之。〔註〕脩,脯也。又,〈內饔〉:凡掌共羞、脩、𠛬、膴、胖、骨、鱐,以待共膳。〔註〕脩,鍛脯也。
《左傳・莊二十四年》:女贄不過榛栗棗脩。〔註〕脩,脯也。〔釋文〕鍛脯加薑桂曰脩。
例又,治也、習也。
《書・說命》:爾交脩子。〔疏〕令其交更脩治己也。
《詩・大雅》:脩爾車馬。
《禮・禮運》:講信脩睦。
例又,《韻會》:長也。
《詩・小雅》:四牡脩廣。〔傳〕脩,長也。又,〈大雅〉:孔脩且張。屈原〈離騷〉:路曼曼其脩遠兮,吾將上下而求索。〔註〕長也。
例又,掃除也。
《周禮・天官》:掌百官之誓戒,與其具脩。〔註〕脩,掃除糞酒㊟。
《禮・祭義》:宮室既脩。〔註〕脩,設,謂除及黝堊。
例又,備也。〈周語〉:脩其簠簋。〔註〕備也。
例又,久也。
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弓人》:𣂪目不荼,則及其大脩也,筋代之受病。〔註〕脩,猶久也。
例又,敬也。〈魯語〉:吾冀而朝夕脩我。〔註〕敬也。
例又,乾也。
《詩・王風》:中谷有蓷,暵其脩矣。〔傳〕脩,且乾也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樂》:徒鼓鍾謂之脩。
例又,草名。
《山海經》:賈超之山,其中多龍脩。〔註〕郭曰:龍須也,似莞而細,生山石穴中。
例又,魚名。
《山海經》:橐山,橐水出焉,其中多脩辟之魚。
例又,姓。
《韻會》:漢有屯騎校尉脩炳。
例又,人名。屈原〈離騷〉:吾令蹇脩以爲理。〔註〕蹇脩,伏羲氏之臣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云九切,音有。
《周禮・春官・鬯人》:廟用脩。〔註〕脩,器名,漆尊也。鄭康成曰:脩讀爲卣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他彫切,音祧──縣名,在信都,周亞夫封邑。
《前漢・恩澤侯表序》:孝景將侯王氏,脩侯犯色。〔註〕脩,讀曰條。
音又,《類篇》:思邀切,音宵──脩脩,羽敝也。
例《正字通》:《說文》脩,脯也;修,飾也。分爲二。今脩、修通。
注解
〔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脩〕字拼音是xi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