剽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符消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毗霄切;《正韻》:毗招切,𡘋音瓢。
《爾雅・釋樂》:大鍾謂之鏞,其中謂之剽。〔疏〕不大不小者名剽。孫炎曰:剽者,聲輕疾也。李巡云:其中微小,故曰剽。剽,小也。
音又,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匹妙切,漂去聲。
《說文》:砭刺也。从刀,票聲。
《廣雅》:剝也。
《蒼頡篇》:截也。
例又,《集韻》:剽,刼也。
《史記・酷吏列傳》:攻剽爲羣盜。
例又,《前漢・地理志》:自全晉時,已患其剽悍。〔註〕師古曰:剽,急也、輕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𤰞遙切,音標──識也。
音又,《韻會》:匹沼切,漂上聲──末也。
《莊子・庚桑楚》:有長而無本剽者,宙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俾小切,瓢上聲──末也。
注解
〔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刀部。
〔剽〕字拼音是piāo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