曶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𡘋呼骨切,音忽。
《說文》:出气詞也。从曰,象气出形。
《春秋傳》曰:鄭太子曶。
〇〔按〕《左傳》作忽。又,《前漢・古今人表》:中曶。〔註〕曶與忽同。又,〈揚雄傳〉:於時人皆曶之。〔註〕師古曰:曶與忽同,輕也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許月切,微也。
《後漢・律曆志贊》:象因物生,數本杪曶;律均前起,準調後發。
〇〔按〕與日部㫚字不同。
注解
〔曶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曰部。
〔曶〕字拼音是hū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曶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曶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