磔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陟格切,音摘──張也、開也、裂也、剔也。
《前漢・𠛬法志》:諸死𠛬皆磔於市。景帝中二年,改磔曰棄市,勿復磔。師古曰:謂張其尸也。
例又,裂牲亦謂之磔。
《禮・月令》:季春命國難,九門磔攘,以畢春氣。
例又,書法,右下爲磔。崔瑗〈永字八法歌〉:硺騰峻而速進,磔憶昔以遲移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天》:祭風曰磔。孫炎曰:既祭,披磔其牲,以散風也。或省作矺。
音又,叶竹棘切,音陟。蘇轍〈除日〉詩:念同去鄕里,此節已三失;楚人重歲時,爆竹鳴磔磔。
注解
〔磔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石部。
〔磔〕字拼音是zh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磔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磔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