灑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所蟹切,音洒。
《說文》:汛也。
《詩・大雅》:灑埽庭內。〔註〕言以水灑地而埽令塵不起也。
例又,分也。張衡〈南都賦〉:開竇灑流。
例又,風汎物也。陸機〈演連珠〉:時風夕灑。
例又,灑釣。潘岳〈西征賦〉:灑釣投網。〔註〕灑,亦投也。
例又,灑然,驚貌。
《莊子・庚桑楚》:庚桑子之始來,吾灑然異之。通作洒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樂》:大瑟謂之灑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沙下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所下切,𡘋沙上聲──落也、汛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所綺切,音躧──義同。
例又,與洗通。謝朓詩:輕生諒昭灑。
音又,《廣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所寄切,音𩎉。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所賣切,音曬──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山宜切,音詩。
《楚辭・九歎》:曾哀悽欷心離離兮,還顧高丘泣如灑兮。
注解
〔灑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水部。
〔灑〕字拼音是sǎ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灑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灑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