貤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以豉切;《正韻》:以智切,𡘋音易。
《說文》:重次第物也。〔徐曰〕路之邪次第爲迆,物之重次第爲貤。
《廣雅》:益也。
《玉篇》:貱也。
《前漢・武帝紀》:無所流貤。〔註〕今俗猶謂一重爲一貤也。
例又,延也。
《史記・司馬相如傳》:貤丘陵。〔註〕貤,猶延也。
音又,《廣韻》:羊至切,音肄。又,神至切,音示──義𡘋同。
音又,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余支切,音匜──移也。
注解
〔貤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貝部。
〔貤〕字拼音是yì,yí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貤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貤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