都

复制

ㄉㄨ dōu ㄉㄡ

邑部

共16画
康熙字典

邑部

16画

U+90FD

都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邑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049頁,第12

同文書局本: 第1274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1260頁,第16

唐韻》:當孤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東徒切,𡘋音闍。
廣韻》:天子所宮曰都。
周禮・地官・小司徒》:四縣爲都。

又,諸侯子弟封邑亦曰都。
左傳・隱元年》:大都不過參國之一。〔註〕凡邑有先君之廟曰都,無曰邑。

又,卿大夫食采之邑亦曰都。
禮・坊記》:制國不過千乗,都城不過百雉。

又,《正韻》:美也、盛也。
詩・鄭風》:洵美且都。
前漢・司馬相如傳》:車從雍雍,閒雅甚都。

又,歎美之辭。
書・臯陶謨》:臯陶曰都。

又,《正韻》:居也。東方朔〈客難〉:身都卿相之位。

又,《廣韻》:總也。曹丕〈與吳質書〉:頃撰遺文,都爲一集。韓愈〈答崔立之書〉:若都不可得。

又,《字彙補》:水所聚也。
釋名》:澤中有丘曰都丘,言蟲鳥所都聚也。

又,姓。
集韻》:漢臨亞侯都稽。

又,《集韻》:張如切,音猪──與豬通。
書・禹貢》:大野既豬。〔又〕被孟豬。
史記・夏本紀》既豬作既都,孟豬作明都。

注解

〔都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

〔都〕字拼音是dū,dō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都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都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