郇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相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須倫切,𡘋音旬──國名。
《說文》:在晉地。
《詩・曹風》:四國有王,郇伯勞之。〔註〕郇伯,郇侯,文王之後。嘗爲州伯,治諸侯有功。
例又,《廣韻》:地名。
《左傳・僖二十四年》:秦師退軍于郇。〔註〕解縣西北有郇城。
例又,姓。漢有郇越。
音又,《廣韻》:戸關切;《集韻》:胡關切,𡘋音環──亦姓也。唐郇模。
《宛委餘篇》:郇越之郇,音荀。郇模之郇,音環。
例《集韻》或作𨝁。
注解
〔郇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郇〕字拼音是xún,huá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郇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郇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