郭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博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光鑊切,𡘋音椁。
《廣韻》:內城外郭。
《釋名》:郭,廓也。廓落在城外也。
《白虎通》:所以必立城郭者,示有固守也。
音又,《正韻》:國名。
《春秋・莊二十四年》:赤歸于曹郭公。
《榖梁傳》:赤者何,蓋郭公也。
音又,姓。
《玉篇》:王季之後,亦曰虢叔之後。
《正字通》:郭之有虢音者,周文王季第封于虢,或稱郭公,因爲氏。
《春秋傳》:攻虢則虞救之。
《公羊》作郭,《左》、《榖》、《孟子》作虢,異字轉音相近也。
音又,《五音集韻》:苦郭切──與廓同。
注解
〔郭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邑部。
〔郭〕字拼音是guō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郭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郭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