願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魚怨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虞怨切,𡘋音愿。
《說文》:大頭也。
例又,《爾雅・釋詁》:思也。〔疏〕欲思也。
《廣雅》:欲也。
《書・大禹謨》:敬修其可願。
音又,《正韻》:顗望也。
《禮・少儀》:不願于大家。〔疏〕謂見彼富大,不可願效之也。
例又,羡慕也。
《禮・祭儀》:國人稱願肰,曰:幸哉,有子如此,所謂孝也已㊟。
例又,每也。
《詩・邶風》:願言思子,中心養養。〔傳〕願,每也。〔疏〕每有所言,思此二子,中心養養然不知所定。
音又,《集韻》:五遠切,音阮──面短貌。
音又,叶上聲。
《詩・鄭風》:有美一人,淸揚婉兮;邂逅相遇,適我願兮。又,劉向〈九歎〉:河水淫淫,情所願兮;顧瞻郢路,終不返矣。
〇〔按〕願字去聲,亦叶上聲。至訓面短,則止有阮字一音。
注解
〔願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願〕字拼音是yu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願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願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