陴

复制

ㄆㄧ

阜部

共16画
康熙字典

阜部

16画

U+9674

陴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阜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3240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1354頁,第4

標點整理本: 第1342頁,第15

唐韻》:符支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頻彌切;《正韻》:蒲靡切,𡘋音脾。
說文》:城上女牆俾倪也。
左傳・宣十二年》:守陴。又,〈成十五年〉:閉門登陴。

又,《集韻》:賔彌切,音卑──同「裨」,接益也。
釋名》:陴,裨也──裨助城之高也。

又,《集韻》:蒲街切,音排──義同。

說文》籀文作𩫪。

注解

〔陴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阜部

〔陴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陴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陴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