嶷

复制

ㄧˊ

山部

共17画
康熙字典

山部

17画

U+5DB7

嶷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山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763頁,第5

同文書局本: 第321頁,第9

標點整理本: 第260頁,第40

唐韻》、《集韻》:語其切;《韻會》:疑其切,𡘋音宜。
說文》:九嶷,山名,在零陵營道縣北,舜陵在焉。元結〈九嶷山記〉:山方二千餘里,四州各近一隅,世稱九峰相似,望而疑之,謂之九嶷。通作疑。
前漢・武帝紀》:祀虞舜於九疑。又,屈原〈離騷〉:九疑𦆯其竝迎。

又,《玉篇》:魚力切;《集韻》、《類篇》、《韻會》:鄂力切,𡘋音逆。
說文》:小兒有知也。本作㘈,今文作嶷。
詩・大雅》:克岐克嶷。〔箋〕嶷,識也;其貌嶷嶷然,有所識別也。又,《史記・帝嚳紀》:其色郁郁,其徳嶷嶷。〔註〕徳高也。

集韻》或作懝。

注解

〔嶷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山部

〔嶷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嶷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嶷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