啓

复制

ㄑㄧˇ

口部

共11画
康熙字典

口部

11画

U+5553

啓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5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195頁,第17

標點整理本: 第123頁,第16

廣韻》:康禮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遣禮切;《正韻》:祛禮切,𡘋音棨。
說文》本作[⿰⿸戸口支],敎也。
玉篇》:開發也。
書・堯典》:啓明。〔傳〕啓,開也。又,〈大甲〉:啓廸後人。

又,《爾雅・釋言》:啓,跪也。〔註〕跽也。
詩・小雅》:不遑啓處㊟。〔傳〕啓,跪;處,居也。

又,《廣韻》:別也。又,刻也。

又,《詩・小雅》:元戎十乗,以先啓行㊟。〔註〕王氏曰:軍前曰啓,後曰殿。先軍行之前者,所謂選鋒也。

又,啓事。
晉書・山濤傳》:濤爲吏部尚書,凡用人行政,皆先密啓,然後公奏,舉無失才。時稱山公啓事。

又,《字彙》:姓也。

又,《爾雅・釋畜》:前右足白啓㊟。〔註〕《左傳》曰:啓服。〔疏〕昭二十八年,衞侯來獻其乗馬,曰啓服。杜預曰:啓服,馬名是也。

又,《𡌨雅》:雨而晝晴曰啓。

又,星名。
詩・小雅》:東有啓明㊟。

又,與启通。詳前启字註。

注解

〔啓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啓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啓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啓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