喩

复制

ㄩˋ

口部

共12画
康熙字典

口部

12画

U+55A9

喩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口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463頁,第4

同文書局本: 第200頁,第6

標點整理本: 第128頁,第5

廣韻》:羊戍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兪戍切,𡘋音裕。
玉篇》:曉也。
廣韻》本作諭,譬諭也、諫也。
禮・文王世子》:入則有保,出則有師,是以敎喩而德成也㊟。又,〈學記〉:可謂善喩矣。
論語》:君子喩於義,小人喩於利㊟。
史記・吳王濞傳》:不敢自外,使喩其驩心。

又,姓。
廣韻》:喩音樹,豫章人。

又,《集韻》:容朱切,音兪──嘔喩,和悅貌。
前漢・王褒傳》:嘔喩受之。

又,《集韻》:一曰嗙喩,歌也。

注解

〔喩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口部

〔喩〕字拼音是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喩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喩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