擬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魚紀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偶起切,𡘋疑上聲。
《說文》:度也。
《增韻》:準擬揣度以待也。
《易・繫辭》:擬之而後言。〔疏〕擬度之而後言也。
例又,像也、比擬也。
《前漢・公孫弘傳》:管仲相齊有三歸,侈擬於君。〔註〕擬,疑也、言相似也。
《後漢・張衡傳》:吾觀太𤣥,方知子雲妙極道數,乃與五經相擬。
例《集韻》或作譺,又作懝,《禮記》通作儗,《漢書》借作儀。
注解
〔擬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手部。
〔擬〕字拼音是nǐ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擬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擬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