漏

复制

lòu ㄌㄡˋ

水部

共15画
康熙字典

水部

15画

U+6F0F

漏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水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1537頁,第11

同文書局本: 第645頁,第13

標點整理本: 第593頁,第9

唐韻》:靈𠋫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郎豆切,𡘋音陋──滲漏也。
說文》:漏以銅壷受水,刻節,晝夜百刻。亦取漏下之義。
周禮・夏官》:挈壷氏,掌漏刻之官。

又,泄也。
左傳・僖四年》:齊寺人貂始漏師于多魚。〔疏〕言漏洩師之密謀也。

又,遺失也。
荀子・脩身篇》:易忘曰漏。

又,《爾雅・釋宮》:西北隅謂之屋漏。
詩・大雅》:尚不愧于屋漏。〔箋〕漏,隱也。

又,竅也。
白虎通・聖人篇》:禹耳三漏,是謂大通。

又,穿也。
淮南子・泰族訓》:朱絃漏越。〔註〕漏,穿越琴瑟兩頭也。

又,德澤下究也。
前漢・吾丘壽王傳》:天下漏泉。〔註〕言潤澤下霑,如屋之漏。

又,江名。
水經注》:榆水東逕漏江縣伏流山下,復出蝮口,謂之漏江。

又,井名。漏井,所以受水潦者。見《周禮・地官》鄭註。

又,《正韻》:盧侯切,音樓。
禮・內則》馬黑脊而般臂漏,《周禮》作螻。〔註〕漏當爲螻,言如螻蛄臭也。

注解

〔漏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水部

〔漏〕字拼音是lòu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漏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漏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