紐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:女久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:女九切,𡘋音忸。
《說文》:系也。一曰結而可解。
《博雅》:束也。
《急就篇》〔註〕:紐謂結之䰎。
《周禮・夏官・弁師》:朱裏延紐。〔註〕小鼻在武上,筓所貫也。
《儀禮・既夕禮》:紐前䞓後緇。〔註〕紐,所以聯帷荒。
《禮・玉藻》:弟子縞帶,幷紐約用組。〔疏〕紐謂帶之交結之處。
《莊子・人閒世》:禹舜之所紐也。〔音義〕崔云:系而行之曰紐。𥳑文云:本也。
《楚辭・九歎》:情素結于紐帛。〔註〕結束也。
例又,姓。
《隋書・孝義傳》:紐回字孝政,河東安邑人。
音又,《韻補》叶碾與切。𨻰琳〈大荒賦〉:建皇極以連衡兮,布辰機而結紐;陽幹曜于乾門兮,隂氣伏于地戸。
注解
〔紐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糸部。
〔紐〕字拼音是niǔ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紐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紐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