脅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:虛業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迄業切,𡘋音熁。
《說文》:兩膀也。
《玉篇》:身左右兩膀。
《廣韻》:胷脅。
《增韻》:腋下也。
《周禮・天官・醢》㊟豚拍、魚醢〔註〕:拍爲膊,謂脅也。〈晉語〉:重耳過曹,聞其駢脅,欲觀其狀。
例又,《正字通》:牲體,前爲代脅,中爲長脅,後爲短脅。
音又,《正韻》:迫脅,以威力恐人也。
《書・胤征》:殲厥渠魁,脅從罔治。〔疏〕其被迫脅而從距王師者,皆無治責其罪。又,〈泰誓〉:脅權相滅。〔疏〕假用在上之權命脅之。
例又,《詩・秦風》:遊環脅驅。〔傳〕脅驅,愼駕具,所以止入也。
例又,斂也。
《前漢・王莽傳》:動靜辟脅,萬物生焉。〔註〕師古曰:脅,收斂也。
例又,責也。
《公羊傳・莊二十五年》:以朱絲營社,或曰脅之。〔註〕脅之,與責求同「義」。
例又,脅盾,盾名。
《管子・幼官篇》:兵尚脅盾。〔註〕象時物之閉盾,或署之於脅。
音又,《廣韻》:許欠切;《集韻》:虛欠切,𡘋音搚──妨也。
音又,《集韻》:迄及切,音吸──脅肩,竦體也。或書作脇。
注解
〔脅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肉部。
〔脅〕字拼音是xié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脅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脅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