訪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、《正韻》𡘋敷亮切,妨去聲。
《說文》:汎謀曰訪。〔徐曰〕此言汎謀,謂廣問於人也。
《爾雅・釋詁》:謀也。
《玉篇》:問也。
《書・洪範》:王訪于箕子。〔傳〕謂就而問之也。
《周禮・春官》:受納訪,以詔王聽治。〔註〕納謀于王也。
例又,議也。〈楚語〉:敎之令,使訪物官。〔註〕訪,議也。物事也。使議知百官之事也。
例又,《增韻》:及也、見也。
《字彙》:謁見也。
例又,方也。
《前漢・高五王傳》:訪以呂氏,故幾亂天下。〔註〕訪,猶方也。
《字彙補》與昉義同。
例又,官名。
《遼史・百官志》:太宗會同三年,命于骨鄰爲𥚖訪使。
例又,姓。唐進士訪式。
音又,《正字通》:𡚱罔切,芳上聲──義同。
《字彙》泥。
《說文》孫愐敷亮切,槩讀作去聲,非是。
例又,《篇海》:別作𧪃。
注解
〔訪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言部。
〔訪〕字拼音是fǎng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訪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訪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