賊

复制

zéi ㄗㄟˊ

貝部

共13画
康熙字典

貝部

13画

U+8CCA

賊的康熙字典

康熙字典原文

卷别 正文・子集下 部首貝部

武英殿刻本: 第2891頁,第6

同文書局本: 第1208頁,第14

標點整理本: 第1185頁,第4

廣韻》:昨則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疾則切,𡘋音蠈──盜也。
玉篇》:刧人也。
書・舜典》:𡨥賊姦宄。〔傳〕殺人曰賊。

又,《詩・大雅》:不僭不賊。〔傳〕不殘賊。又,《左傳・僖九年》:不僭不賊。〔註〕賊,傷害也。

又,《周禮・夏官・大司馬》〕:賊賢害民則伐之。〔疏〕賊,虐。

又,害苗之蟲。
詩・小雅》:去其螟螣,及其蟊賊。〔傳〕食節曰賊。〔陸璣疏〕賊似桃李中蠹蟲,赤頭,身長而細耳。

注解

〔賊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貝部

〔賊〕字拼音是zéi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

賊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賊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