面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唐韻》、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𡘋彌箭切,音偭。
《說文》本作𠚑,顏前也。从𦣻,象人面形。
《書・益稷》:汝無面從,退有後言。
例又,見也。
《禮・曲禮》:夫爲人子者,出必吿,反必面。〔註〕反言面者,從外來,宜知親之顏色安否。
《儀禮・聘禮》:𢷤者出請事,賔面如覿幣。〔註〕面,亦見也。
《周禮・秋官・司儀》:私面。〔註〕私覿也。
例又,向也。
《書・周官》:不學,牆面。〔疏〕人而不學,如面向牆。
《禮・曲禮》:天子當依而立,諸侯北面而見天子,曰覲。又,〈玉藻〉:唯君面尊。〔註〕面,猶鄕也。
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・匠人》:面朝後市。
例又,《廣韻》:前也。
《儀禮・士冠禮》:覆之面葉。〔註〕面,前也。
例又,《韻會》:方面,當四方之一面也。
《書・顧命》:大輅在賔階面,綴輅在阼階面。
《周禮・冬官・考工記》:或審曲面勢。〔註〕審察五材曲直方面形勢之宜。
《史記・留侯世家》:獨韓信可屬大事,當一面。
例又,《韻會》:相背曰面。
《史記・項羽紀》:馬童面之。〔註〕如淳曰:面,不正視也。
《前漢・項羽傳》〔註〕:師古曰:如淳說非也。面謂背之,不面向也,面縛亦謂反背而縛之。杜元凱以爲但見其面,非也。
例又,《前漢・張敞傳》:自以便面拊馬。〔註〕師古曰:便面,扇之類也。亦曰屛面。
注解
〔面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面部。
〔面〕字拼音是miàn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面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面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