頰的康熙字典
康熙字典原文
音《廣韻》、《正韻》:古協切;《集韻》、《韻會》:吉協切,𡘋音筴。
《說文》:面旁也。
《釋名》:輔國之頰。
《逸雅》:頰,夾也,兩旁稱也。亦取夾斂食物也。
《易・咸卦》:咸其輔頰舌。〔疏〕輔頰舌者,言語之具。又,《前漢・高帝紀》:漢王謂酈食其曰:緩頰往說魏王豹。〔註〕徐言引譬喩也。
例又,地名。
《公羊傳・定十年》公會齊侯于頰谷,《左傳》作夾谷。
例又,《正字通》:赤頰,鶴別名。又,批頰,鴔鵖鳥別名。
《集韻》:籀作𩠣,或作脥。
注解
〔頰〕字收录于《康熙字典》正文・子集下,康熙部首是頁部。
〔頰〕字拼音是jiá,上下结构,可拆字为由、六。
頰的康熙字典解释由汉语字典整理。頰的解释内容参考開放康熙字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