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五笔?
五笔(即五笔输入法)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,也称为“王码五笔”。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,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。五笔是目前中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的最常用的汉字输入法之一。五笔相比于拼音输入法具有低重码率的特点,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。五笔字型自1983年诞生以来,先后推出三个版本:86五笔、98五笔和新世纪五笔。在这里您可以查询20000多个汉字的五笔编码,本站中提到的五笔编码均为86五笔。
五笔打字口诀
11王旁青头戋(兼)五一12土士二干十寸雨13大犬三(羊)古石厂14木丁西15工戈草头右框七21目具上止卜虎皮22日早两竖与虫依23口与川,字根稀24田甲方框四车力25山由贝,下框几31禾竹一撇双人立,反文条头共三一32白手看头三二斤33月彡(衫)乃用家衣底34人和八,三四里35金勺缺点无尾鱼,犬旁留儿一点夕,氏无七(妻)41言文方广在四一,高头一捺谁人去42立辛两点六门疒43水旁兴头小倒立44火业头,四点米45之字军盖道建底,摘礻(示)衤(衣)51已半巳满不出己,左框折尸心和羽52子耳了也框向上53女刀九臼山朝西54又巴马,丢矢矣55慈母无心弓和匕,幼无力
後的意思
基本字义
後
1 hòu ㄏㄡˋ基本解释
◎时间较晚。与“先”、“前”相对。《説文•彳部》:“後,遲也。”
◎位置在后。与“前”相对。
◎落后。《論語•雍也》:“非敢後也,馬不進也。”
◎次序、位置靠近末尾的。
◎后世;未来。《孝經•開宗明義章》:“立身行道,揚名於後世。”
◎子孙;后代。
◎指弟媳。《廣雅•釋親》:“妯娌,娣姒,先後也。”
◎摈弃。《漢書•鄒陽傳》:“願大王察玉人、李斯之意,而後楚王、胡亥之聽。”
◎指肛门。《戰國策•韓策一》:“寧為雞口,無為牛後。”
◎延缓;赶不上。《論語·衛靈公》:“事君敬其事,而後其食。”
◎姓。《字彙•彳部》:“後,姓。”
详细解释
動
1.(會意。金文,從“彳”( chì ),表示與走路有關,從“幺”( yāo,小),從“攵”( suī ),是“足”的反寫,有“行路遲緩”的意思)。 段玉裁《說文解字注》:“幺者小也,小而行遲,後可知矣。”本義:遲到,走在後。
2.同本義。be(or come, arrive)late
後,遲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非敢後也,馬不進也。 —— 《論語·雍也》子路從而後。 —— 《論語·微子》兄弟之後生者。 —— 《儀禮·有司後》臣聞命後。 —— 《左傳·定公八年》。注:“晚也。”收氣乃後。 —— 《素問·五常政大論》。注:“後,不及時也。”知古則可知後。 —— 《呂氏春秋·長見》。注:“來也。”
隨後就來;落後;殿後(行軍走在最後)
3.承繼。inherit
陷隊之士知疾鬥,不得斬首隊五人,則陷隊之士,人賜爵一級,死則一人後。 —— 《商君書》
名词
1.後代,子孫。male offspring
式救爾後。 —— 《詩·大雅·瞻卬》爲人後者爲之子也。 —— 《禮記·雜記》天下初發難時,假立諸侯,後以代秦。 —— 《史記·項羽本紀》求太監後。 —— 明· 崔銑《記王忠肅公翱三事》
無後;絕後;後葉(後代);後胤(子孫,後裔);後戒(後人的鑑戒);後哲(後代的哲人);後絕(沒有後代)
2.後世。posterity
後鏡(後世的借鏡);後後烈(流傳後世的業績);後葉(後世);後報(來世受報應)
3.次序在後。later
子路從而後。 —— 《論語·微子》後歲餘。 —— 《聊齋志異·促織》從諸君子之後。 —— 清· 梁啓超《譚嗣同傳》惟恐或後。 —— 清· 周容《芋老人傳》
4.指肛門。anus
後庭(肛門);後竅(肛門)
形容词
1.時間較遲或較晚。與“先”相對。later; after
君還而後退。 —— 《儀禮·聘禮》然後國之良士,亦將可得而衆也。 —— 《墨子·尚賢上》知止而後有定,定而後能靜。 —— 《禮記·大學》以五戒先後刑罰。 —— 《周禮·士師》事至而後慮者謂之後。 —— 《荀子·大略》後遂無問津者。 —— 晉· 陶淵明《桃花源記》後遂不復至。 —— 明· 魏禧《大鐵椎傳》花朝節後。 —— 明· 袁宏道《滿井遊記》其後爲之者較少。 —— 蔡元培《圖畫》
後時(後來;以後);後次(下次;下回);後兒(後天);後番(下次;下回)
2.後面,位置在後。behind; back
事成而後。 —— 《禮記·樂記》。注:“謂位在下也。”以後路與冕服。 —— 《禮記·雜記》近出前後。 —— 唐· 柳宗元《三戒》後狼止。 —— 《聊齋志異·狼三則》恐前後受其敵。轉視積薪後。以攻其後。
後山(後面的山);後應(居後作接應 的部隊);後廷(後宮);後戶(後門);後言(背後的議論);後閣(在後面 的殿閣);先斬後奏
异体字
后、𢔏、𨒥、𰐶