曾的五笔查询结果

ULJF

zēng,céng

上下结构

日部

12画

什么是五笔?

五笔(即五笔输入法)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,也称为“王码五笔”。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,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。五笔是目前中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的最常用的汉字输入法之一。五笔相比于拼音输入法具有低重码率的特点,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。五笔字型自1983年诞生以来,先后推出三个版本:86五笔、98五笔和新世纪五笔。在这里您可以查询20000多个汉字的五笔编码,本站中提到的五笔编码均为86五笔

五笔打字口诀

11王旁青头戋(兼)五一
12土士二干十寸雨
13大犬三(羊)古石厂
14木丁西
15工戈草头右框七
21目具上止卜虎皮
22日早两竖与虫依
23口与川,字根稀
24田甲方框四车力
25山由贝,下框几
31禾竹一撇双人立,反文条头共三一
32白手看头三二斤
33月彡(衫)乃用家衣底
34人和八,三四里
35金勺缺点无尾鱼,犬旁留儿一点夕,氏无七(妻)
41言文方广在四一,高头一捺谁人去
42立辛两点六门疒
43水旁兴头小倒立
44火业头,四点米
45之字军盖道建底,摘礻(示)衤(衣)
51已半巳满不出己,左框折尸心和羽
52子耳了也框向上
53女刀九臼山朝西
54又巴马,丢矢矣
55慈母无心弓和匕,幼无力

曾的意思

基本字义

1 zēng ㄗㄥ

基本解释

指与自己中间隔两代的亲属。

同“增”,增加。

竟,简直,还( hái ):“以君之力~不能损魁父之丘,如太山、王屋何?”

姓。

详细解释

形容词

1.重。指中间隔两代的亲属关系。relationship between great-grandchildren and great-grandparents

自此而曾焉。 —— 清· 洪亮吉《治平篇》曾元时不分。计高曾之时。视高曾之时。高曾时为一户者。

曾翁(称他人的曾祖父);曾玄(曾孙和玄孙)

2.谦词。犹“末”。I

曾臣彪将率诸侯以讨焉。 —— 《左传》

曾臣(末臣)

3.高举的样子。high

[凤皇]曾逝万仞之上。 —— 刘安《淮南子·览冥》

动词

1.“增”的本字。增加。increase

所以动心忍性,曾益其所不能。 —— 《孟子·告下子》曾欷歔余郁邑兮。 —— 《楚辞·离骚》

曾思(反复思考);曾折(曾挠。屈曲貌);曾益(增加,增强);曾巢(在高物上架巢);曾逝(高飞远去)

副词

1.乃,竟。actually

曾不若孀妻弱子。 —— 《列子·汤问》曾不能疾走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赵策》曾不惨然。 —— 清· 黄宗羲《原君》长曾不盈寸。 —— 明· 魏学《核舟记》以残年余力,曾不能毁山之一毛,其如土石何? —— 《列子·汤问》

2.表示相承,相当于“则”、“是”、“就”。then

我曾无闾里之闻,穷巷之知者何? —— 《淮南子》

3.表示疑问,相当于“何”、“怎”。what

曾奈(怎奈)

名词

1.姓。

2.另见 céng。

2 céng ㄘㄥˊ

基本解释

尝,表示从前经历过。

同“层”,重( chǒng )。

详细解释

副词

1.形声。从八,从曰。本义未明。副词。用来加强语气。

2.过去发生过——表示有过某些行为或情况。once

江南好,风景旧曾谙。 —— 唐· 白居易《忆江南》斜阳草树,寻常巷陌,人道寄奴曾住。 —— 宋· 辛弃疾《永遇乐·京口北固亭怀古》

曾不(不曾);几年前我曾见过他一面;我曾去过杜坪乡

3.已经——表示动作行为已经进行。already

似曾相识

形容词

1.通“层”。重叠。overlapped

有虞之王,烧曾薮,斩群害,以为民利。 —— 《管子·轻重戊》大厦曾架,拟于昆仑。 —— 《淮南子·本经》荡胸生曾云。 —— 杜甫《望岳》

2.另见 zēng。

异体字

※曾五笔怎么打?曾的五笔编码查询由新汉语汉语字典在线查字提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