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五笔?
五笔(即五笔输入法)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,也称为“王码五笔”。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,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。五笔是目前中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的最常用的汉字输入法之一。五笔相比于拼音输入法具有低重码率的特点,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。五笔字型自1983年诞生以来,先后推出三个版本:86五笔、98五笔和新世纪五笔。在这里您可以查询20000多个汉字的五笔编码,本站中提到的五笔编码均为86五笔。
五笔打字口诀
11王旁青头戋(兼)五一12土士二干十寸雨13大犬三(羊)古石厂14木丁西15工戈草头右框七21目具上止卜虎皮22日早两竖与虫依23口与川,字根稀24田甲方框四车力25山由贝,下框几31禾竹一撇双人立,反文条头共三一32白手看头三二斤33月彡(衫)乃用家衣底34人和八,三四里35金勺缺点无尾鱼,犬旁留儿一点夕,氏无七(妻)41言文方广在四一,高头一捺谁人去42立辛两点六门疒43水旁兴头小倒立44火业头,四点米45之字军盖道建底,摘礻(示)衤(衣)51已半巳满不出己,左框折尸心和羽52子耳了也框向上53女刀九臼山朝西54又巴马,丢矢矣55慈母无心弓和匕,幼无力
溫的意思
基本字义
溫
1 wēn ㄨㄣ基本解释
◎古水名。➊即今贵州省遵义市东的洪江。《説文•水部》:“溫,水。出犍為涪,南入黔水。”桂馥義證:“‘涪’當為‘符’。”《漢書•地理志上》犍為郡符縣:“溫水南至鄨入黚水,黚水亦南至鄨入江。”王先謙補注引洪亮吉曰:“鄨水為今湘江(烏江支流),溫水、黚水為今合湘江之洪江、仁江。洪江出婁山關南山,東南流至遵義東境之清乘橋北,有鳳皇溪,東北自綏陽西山西南流來會,又東南入湘江……班《志》云‘至鄨入江’者,謂入延江水(今烏江)也。”➋即今南盘江上游。《漢書•地理志上》:“牂柯郡鐔封(縣):溫水東至廣鬱入鬱,過郡二,行五百六十里。”《水經注•溫水》:“溫水出牂柯夜郎縣,東至鬱林廣鬱縣為鬱水。”楊守敬疏:“即《漢志》所指之水,蓋夜郎與鐔封接壤也。陳澧以鐔封為今西林縣,夜郎為今凌雲縣,溫水為今同舍河,近之。酈氏叙溫水逕滇池,則以今南盤江之上源為溫水,而近世地學家以為典據者也。”➌溫江,岷江支流,在今四川省成都市溫江区。《元和郡縣志•成都府•溫江》:“大江,俗謂之溫江,南流經縣一里。”
◎暖和,不冷不热。《廣雅•釋詁三》:“溫,煥也。”《墨子•辭過》:“古之民,未知為衣服時,衣皮帶茭,冬則不輕而溫,夏則不輕而清。”《論衡•寒溫》:“近水則寒,近火則溫。”唐白居易《重賦》:“幼者形不蔽,老者體無溫。”清査昇《八里莊》:“客嫌南語呼難應,門對西風火不溫。”
◎使暖和。《玉篇•水部》:“溫,漸熱也。”《禮記•曲禮上》:“凡為人子之禮:冬溫而夏清,昏定而晨省。”《世説新語•任誕》:“王大服散後已小醉,往看桓(玄)。桓為設酒,不能冷飲,頻語左右:‘令溫酒來!’”
◎溫度。如高溫;低溫;炉溫;恒溫;降溫。
◎中医指补养。《素問•至真要大論》:“勞者溫之……損者溫之。”
◎中医用语。热病。戰國宋玉《風賦》:“憞溷鬱邑,毆溫致濕。”《素問•生氣通天論》:“冬傷於寒,春必病溫。”《論衡•寒溫》:“人有寒溫之病,非操行之所及也。”
◎县名。在河南省。《漢書•地理志上》:“河内郡,縣十八:……溫,故國,己姓,蘇忿生所封也。”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•河南四•懷慶府》:“溫縣,周畿内國,戰國時魏邑,漢為溫縣,屬河内郡。晋及後魏因之……明初改今屬。”《左傳•隱公三年》:“四月,鄭祭足帥師取溫之麥。”杜預注:“今河内溫縣。”
◎古州名。唐置,治所在今浙江省溫州市,辖今永嘉县、乐清市、瑞安市、平阳县、文成县、泰顺县等县市。清顧祖禹《讀史方輿紀要•浙江六•溫州府》:“唐武德五年置嘉州,貞觀初州廢。上元元年,始置溫州……元曰溫州路,明初改為溫州府。今領縣五。”
◎姓。《通志•氏族略三》:“溫氏,姬姓,唐叔虞之後。晋郤至為溫大夫,號溫季,因以為氏。”
溫
2 yùn ㄩㄣˋ基本解释
◎“蘊(醞、蕰)”。清朱駿聲《説文通訓定聲•屯部》:“溫,叚借為蕰。”➊积藏。《荀子•榮辱》:“其㳅長矣,其溫厚矣,其功盛姚遠矣。”梁启雄簡釋引郝懿行曰:“溫,與蘊同。蘊者,積也。溫,叚借字耳。”➋宽容;含蓄。《集韻•焮韻》:“溫,溫藉也。通作醞藉。”《篇海類編•地理類•水部》:“溫,又音醞。溫藉也,又含蓄也。”《詩•小雅•小宛》:“人之齊聖,飲酒溫克。”孔穎達疏引舒瑗曰:“包裹曰蘊,謂蘊藉自持,含容之義。經中作‘溫’者,蓋古字通用。”《春秋繁露•楚莊王》:“祖其溫辭,可以知其塞怨。”俞樾平議:“溫當讀為蕰,古字通也。蕰辭謂蕰蓄之辭。”
异体字
昷、温、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