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五笔?
五笔(即五笔输入法)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,也称为“王码五笔”。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,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。五笔是目前中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的最常用的汉字输入法之一。五笔相比于拼音输入法具有低重码率的特点,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。五笔字型自1983年诞生以来,先后推出三个版本:86五笔、98五笔和新世纪五笔。在这里您可以查询20000多个汉字的五笔编码,本站中提到的五笔编码均为86五笔。
五笔打字口诀
11王旁青头戋(兼)五一12土士二干十寸雨13大犬三(羊)古石厂14木丁西15工戈草头右框七21目具上止卜虎皮22日早两竖与虫依23口与川,字根稀24田甲方框四车力25山由贝,下框几31禾竹一撇双人立,反文条头共三一32白手看头三二斤33月彡(衫)乃用家衣底34人和八,三四里35金勺缺点无尾鱼,犬旁留儿一点夕,氏无七(妻)41言文方广在四一,高头一捺谁人去42立辛两点六门疒43水旁兴头小倒立44火业头,四点米45之字军盖道建底,摘礻(示)衤(衣)51已半巳满不出己,左框折尸心和羽52子耳了也框向上53女刀九臼山朝西54又巴马,丢矢矣55慈母无心弓和匕,幼无力
约的意思
基本字义
约
1 yuē ㄩㄝ基本解释
◎绳子。
◎拘束,限制。
◎共同议定的要遵守的条款。
◎事先说定。
◎邀请。
◎节俭。
◎简要,简单。
◎大略。
◎算术上指用公因数去除分子和分母使分数简化。
详细解释
名词
1.形声。从糸( mì ),勺声。糸是细丝,有缠束作用。本义:绳索。
2.同本义。cord
人寻约。 —— 《左传》注
寻约(八尺长的绳子)
3.共同商定的事,共同议定要遵守的条文。如:约儿(字据;契约);和约;契约;条约如:约法三章。agreement; appointment; pact
4.盟约;相期的诺言。treaty of alliance
负约不偿城。 —— 《史记·廉颇蔺相如列传》
约酬(契约,文券)
5.姓。
动词
1.缠束;环束。bundle up; bind
约之阁阁。 —— 《诗·小雅·斯干》约,缠束也。 —— 《说文》凡任索约。 —— 《考工记·匠人》。注:“缩也。”约绥约辔。 —— 《仪礼·既夕礼》约车治装。 —— 《战国策·齐策四》约车骑百乘。 —— 《史记·魏公子列传》银蒜又垂碧户中,樱桃花下约帘拢。 —— 《二十年目睹之怪现状》
约指(环束于指);约臂(戴在手臂上的环形装饰品)
2.约定,以语言或文字订立共同应遵守的条件。make an appointment; arrange
约为婚姻。 —— 《史记·项羽本纪》与诸将约曰。不敢稍逾约。 —— 明· 宋濂《送东阳马生序》必如约。 —— 明· 崔铣《记王忠肃公翱三事》
相约(相互约定);预约(预先约定);约分鸿沟(楚汉相争,双方曾约定以鸿沟为界,平分天下);约信(用言辞订立相互信守之约定)
3.邀请。ask or invite in advance
约与食客门下有勇力文武备具者二十人偕。 —— 《史记·平原君虞卿列传》
约交(缔交);约结(结交;邀结);约从(邀约合纵)
4.束缚,约束。restrain; bind
言语之约束也。 —— 《周礼·司约》注约我以礼。 —— 《论语》
约己(约束自己);约身(约束自身);约礼(用礼约束自己)
5.阻止;阻拦。如:约拦(约栏。阻挡;阻拦);约住(止住;停住);约水(拦水)hinder; block
6.少;省减;简约——《史记·屈原贾生列传》save; economical; frugal
待人也轻以约。 —— 唐· 韩愈《原毁》以约失之者鲜矣。 —— 宋· 司马光《训俭示康》
约薄(刻薄);约省(减省;简约);约损(减省;俭约);约节(简约;节俭);约俭(简约省俭)
7.置办;配备。如:约车(备车)prepare
8.求取。如:约功(求取功名)seek
9.估量。estimate
长约八分有奇。 —— 明· 魏学洢《核舟记》约烧房铺数百间。 —— 《广东军务记》
约末(约莫);约料(估计;料想);约度(估计;衡量);约谅(料想;忖度)
10.涂饰。如:约黄(涂饰黄色)paint
副词
1.大概。如:约有五十人;约迭(粗略估计);约计(约略计算)about
形容词
1.贫困。如:约居(居于贫困)poor
2.简要。brief
读书一事,要由博而返之约,总以心得为主。 —— 《儒林外史》博而不杂,约而不漏。 —— 《文史通义》
约简(俭约简易);约艳(简洁华丽)
3.卑微;卑下。如:约辞(卑下的言辞)humble
约
2 yāo ㄧㄠ基本解释
◎用秤称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[口]∶用秤称物。如:给我约二斤肉。weigh
2.另见 yuē。
异体字
約、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