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五笔?
五笔(即五笔输入法)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,也称为“王码五笔”。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,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。五笔是目前中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的最常用的汉字输入法之一。五笔相比于拼音输入法具有低重码率的特点,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。五笔字型自1983年诞生以来,先后推出三个版本:86五笔、98五笔和新世纪五笔。在这里您可以查询20000多个汉字的五笔编码,本站中提到的五笔编码均为86五笔。
五笔打字口诀
11王旁青头戋(兼)五一12土士二干十寸雨13大犬三(羊)古石厂14木丁西15工戈草头右框七21目具上止卜虎皮22日早两竖与虫依23口与川,字根稀24田甲方框四车力25山由贝,下框几31禾竹一撇双人立,反文条头共三一32白手看头三二斤33月彡(衫)乃用家衣底34人和八,三四里35金勺缺点无尾鱼,犬旁留儿一点夕,氏无七(妻)41言文方广在四一,高头一捺谁人去42立辛两点六门疒43水旁兴头小倒立44火业头,四点米45之字军盖道建底,摘礻(示)衤(衣)51已半巳满不出己,左框折尸心和羽52子耳了也框向上53女刀九臼山朝西54又巴马,丢矢矣55慈母无心弓和匕,幼无力
贴的意思
基本字义
贴
1 tiē ㄊㄧㄝ基本解释
◎粘附,把一种东西粘在另一种东西上。
◎靠近,紧挨。
◎添补,补助。
◎质押,典当。《說文•貝部》:“貼,以物為質也。”
◎传统戏剧角色名。
◎同“帖”。
◎量词,用于膏药。
详细解释
动词
1.形声。从贝,占声。本义:典当。
2.同本义。mortgage
民日贴妇卖儿。 —— 《聊斋志异·促织》
贴钱(典钱;质钱);贴典(典质;典押);贴子(典押儿子)
3.贴补。补偿,补益。subsidize
贴夫(供生活费的姘夫);津贴;贴赠(要民补贴漕运亏损);贴润(津贴;贴补);贴赔(贴补赔偿);贴截银(赠贴漕截的银两);贴费(贴补耗费);贴纳(贴补交纳)
4.粘附;附着。glue; stick on; paste on
龙脊贴连钱,银蹄白踏烟。 —— 李贺《马诗》无不平帖石上。 —— 《徐霞客游记·游黄山记》
贴落(室内四壁张或悬挂的字画等陈设);贴边;贴花;剪贴资料;贴标语;贴在墙上;贴挂(张贴悬挂);贴例(贴出的条例)
5.切近,挨近。keep close to
穿花贴水益沾巾。 —— 杜甫《燕子来舟中作》
贴恋(怜惜,体贴);贴怪(为男女搞不正当关系进行撮合);体贴;贴身(泛指亲近的人);贴心;贴衬(垫衬);贴脸(脸和脸相贴);贴靠(挨近;靠拢);贴邻(近邻;隔壁邻居)
6.不准入场。科举考试中,考生犯规被用蓝笔书其姓名、事故,贴出场门之外,不准入试。当时习惯简称“贴”。dead
出了场来,自道头一个就是他贴出,不许进二场了。 —— 《初刻拍案惊奇》
名词
1.补偿费。allowance
米贴;房贴
2.靶心。bull's-eye
射六箭皆上垛,内二箭中贴者。 —— 《金史》
形容词
1.通“帖”。适合,妥当。 如:贴妥(妥当、适当);贴谱(合乎准则或实际);贴调(合拍。不走调);贴意(贴心,合意);贴理(合乎情理)suitable
量词
1.膏药的一张。 如:一贴膏药。piece
异体字
貼