什么是五笔?
五笔(即五笔输入法)是王永民在1983年8月发明的一种汉字输入法,也称为“王码五笔”。五笔字型完全依据笔画和字形特征对汉字进行编码,是典型的形码输入法。五笔是目前中国以及一些东南亚国家如新加坡、马来西亚等国的最常用的汉字输入法之一。五笔相比于拼音输入法具有低重码率的特点,熟练后可快速输入汉字。五笔字型自1983年诞生以来,先后推出三个版本:86五笔、98五笔和新世纪五笔。在这里您可以查询20000多个汉字的五笔编码,本站中提到的五笔编码均为86五笔。
五笔打字口诀
11王旁青头戋(兼)五一12土士二干十寸雨13大犬三(羊)古石厂14木丁西15工戈草头右框七21目具上止卜虎皮22日早两竖与虫依23口与川,字根稀24田甲方框四车力25山由贝,下框几31禾竹一撇双人立,反文条头共三一32白手看头三二斤33月彡(衫)乃用家衣底34人和八,三四里35金勺缺点无尾鱼,犬旁留儿一点夕,氏无七(妻)41言文方广在四一,高头一捺谁人去42立辛两点六门疒43水旁兴头小倒立44火业头,四点米45之字军盖道建底,摘礻(示)衤(衣)51已半巳满不出己,左框折尸心和羽52子耳了也框向上53女刀九臼山朝西54又巴马,丢矢矣55慈母无心弓和匕,幼无力
釁的意思
基本字义
釁
1 xìn ㄒㄧㄣˋ基本解释
◎血祭。《説文•爨部》:“釁,血祭也。”
◎縫隙;裂痕。《續漢書•律曆志上》:“候氣之法,為室三重,户閉,塗釁必周,密布緹縵。”
◎過失;罪過。《左傳•莊公十四年》:“人無釁焉,妖不自作。”《玉篇•爨部》:“釁,罪也。”
◎禍患;禍亂。《後漢書•隗囂傳論》:“夫功全則譽顯,業謝則釁生。”
◎爭端;仇怨。《遼史•耶律合住等傳論》:“(劉)六符啓釁邀功,豈國家之利哉?”
◎徵兆;跡象。《玉篇•爨部》:“釁,兆也。”《國語•魯語上》:“若鮑氏有釁,吾不圖矣。”
◎獸類呼吸。《爾雅•釋獸》:“獸曰釁。”
◎塗;熏。《正字通•酉部》:“釁,塗也。”《字彙補•酉部》:“釁,薰也。”
◎奮動。《玉篇•爨部》:“釁,動也。”《左傳•襄公二十六年》:“夫小人之性,釁於勇。”
◎離,遭遇。一說通“興”。興起。《國語•晋語九》:“昔先主文子少釁於難。”
◎姓。《正字通•酉部》:“釁,姓。周有釁夏。””
详细解释
動
1.會意。从爨省,爨( cuàn ),竈。從酉( yǒu ),與酒有關,表祭祀。分,表示分佈。合起來表殺牲以祭。本義:古代血祭新制的器物。殺牲,用其血塗於器物縫隙中來祭祀。
2.同本義。sacrifice with blood
釁,血祭也。 —— 《說文》隋釁。 —— 《周禮·大祝》。注:「謂薦血也。」大師掌釁祈號祝。 —— 《周禮·小祝》不以累臣釁鼓。 —— 《左傳·僖公三十三年》車甲釁而藏之府庫。 —— 《禮記·樂記》將以釁鐘。 —— 《孟子》釁鼓旗甲兵。 —— 《呂氏春秋·慎大》桓公踐位,令釁社塞禱。 —— 《管子·小問》。注:「殺牲以血澆落於社曰釁社。」縛之,殺以釁鼓。 —— 《韓非子》
釁寶鎮及寶器;釁鐘;釁寶刀;釁社(殺牲取血以祭社神);釁鼓(殺人或殺牲以血塗鼓行祭)
3.塗。smear
比至,三釁、三浴之。 —— 《國語》。韋昭注:「以香塗身曰釁。」
釁屍(古代喪禮以鬯酒塗屍);釁浴(用芳香塗身後沐浴以除穢惡。引申爲認真研究,用精取宏);釁鬯(塗屍的香酒)
名词
1.縫隙;裂痕。crack
會聞用師,觀釁而動。 —— 《左傳·宣公十二年》。 孔穎達疏:「釁是間隙之名。今人謂瓦裂龜裂皆爲釁。」爲室三重,戶閉,塗釁必周。 —— 《後漢書·律曆志上》
釁會(有釁可乘的時機)
2.禍患;禍亂。calamity
夫功全則譽顯,業謝則釁生。 —— 《後漢書》
釁首(禍亂之首);釁逆(叛亂);釁辱(蒙禍受辱);釁累(禍患與事端的牽連);釁禍(禍亂)
3.罪過。crime
釁門子弟不得居宿衛近侍之官。 —— 《通志》
釁情(罪情,罪惡的用心);釁惡(罪惡);釁稔惡盈(罪大惡極);釁故(罪情,罪行)
4.過失。fault
人無釁焉,妖不自作。 —— 《左傳·莊公十四年》
釁咎(過失,罪過);釁眚(過失);釁過(過失,罪);釁弊(缺失,弊端)
5.爭端。引起爭執的事端。dispute; quarrel
想此事大半釁由姚婆,毒謀出於 方賊,今已父子並誅,斬草除根,大仇已報,餘人無罪,不可妄及。 —— 《石點頭》
邊釁;挑釁(藉端生事,企圖引起衝突或戰爭);尋釁
6.徵兆。omen
近覽劉氏傾覆之釁。 —— 《三國志》
釁兆(徵兆)
釁
2详细解释
1.他( 宾格)。
异体字
舋、衅、𥃘