diusānwàng

丢三忘四

拼音 diu sān wàng sì怎么读

注音 ㄉㄧㄡ˙ ㄙㄢ ㄨㄤˋ ㄙˋ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丢三落四

反义词一丝不苟

丢三忘四的意思

见“丢三落四”

出处《红楼梦》第七二回我如今竟糊涂了!丢三忘四,惹人抱怨,竟不大像先了。

用法宾语、定语;指粗心。

例子她经常丢三忘四,打坏东西,青稞在锅里炒糊了,牛乳挤不干净,甚至割着草会把刀丢了。刘克《央金》

丢三忘四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形容人因马虎或健忘,不是忘了这个,就是忘了那个。《红楼梦・第七十二回》:“我如今竟糊涂了。丢三忘四,惹人抱怨,竟大不像先了。”亦作“丢三落四”。

丢三忘四的翻译

  1. be always forgetting things
  2. négligent et oublieux

丢三忘四字义分解

读音(diū), 丿部,共6画

㈠ 丢 [ diū ]

①. 失去,遗落。如:丢失。丢了工作。丢盔卸甲。

②. 扔;抛弃。如:不要乱丢垃圾。

③. 搁置;放。如:工作丢下不管。技术丢久了就生疏了。

读音(sān), 一部,共3画

㈠ 三 [ sān ]

①. 数名,二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叁”代)如:三维空间。三部曲。三国(中国朝代名)。

②. 表示多次或多数。如:三思而行。三缄其口。

读音(wàng), 心部,共7画

㈠ 忘 [ wàng ]

①. 不记得,遗漏。如:忘记。忘却。忘怀。忘我。忘情。忘乎所以。

读音(sì), 囗部,共5画

㈠ 四 [ sì ]

①. 数名,三加一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肆”代)如:四方。四边。四序(即“四季”)。四体(a.指人的四肢;b.指楷、草、隶、篆四种字体)。四库(古籍经、史、子、集四部的代称。亦称“四部”)。四君子(中国画中对梅、兰、竹、菊四种花卉题材的总称)。

②. 中国古代乐谱的记音符号,相当于简谱中的低音“6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