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shí rén tuò yú怎么读
注音: ㄕˊ ㄖㄣˊ ㄊㄨㄛˋ ㄩˊ
感情贬义成语
近义词:拾人涕唾拾人唾涕
见“拾人涕唾”复制
出处:梁启超《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》事事落人之后,拾人唾余。
用法: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抄袭别人言论。
①. 捡,从地上拿起。如:拾草。拾粪。拾零(捡取某方面的零碎材料,常用于文章标题)。拾取。俯拾皆是。拾人牙慧。
②. 收,敛,整理。如:收拾。拾掇。
③. “十”的大写。
④. 旧称射箭人穿在左臂上的皮制护袖。
①. 古同“涉”,历,经由。如:拾级而上。
①. 由类人猿进化而成的能制造和使用工具进行劳动、并能运用语言进行交际的动物。如:人类。
②. 别人,他人:“~为刀俎,我为鱼肉”。待~热诚。
③. 人的品质、性情、名誉。如:丢人,文如其人。
①. 口腔里的消化液。如:唾液。唾涎。唾沫。
②. 啐,从嘴里吐出来。如:唾弃(吐唾沫表示轻视、鄙弃)。唾骂。唾手可得。唾面自干。
①. 文言代词,我:“~将老”。
②. 剩下来的,多出来的。如:剩余。余粮。余兴。余悸。余孽。节余。余生。余荫(指前人的遗泽,遗留的庇荫)。余勇可贾( gǔ )(还有剩余的力量可以使出来)。
③. 十、百、千等整数或名数后的零数。如:十余人。
④. 后:“劳动之~,欢歌笑语。”
⑤. 农历四月的别称。
⑥. 姓。
拾人唾余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shí rén tuò yú朗读),ABCD式组合,动宾式结构意思是:见“拾人涕唾”。出自梁启超《论内地杂居与商务关系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、定语;指抄袭别人言论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