gōngzhōngguó

公忠体国

拼音 gōng zhōng tǐ guó怎么读

注音 ㄍㄨㄥ ㄓㄨㄥ ㄊㄧˇ ㄍㄨㄛˊ

感情褒义成语

公忠体国的意思

谓尽忠为国

出处郭沫若《奴隶制时代・〈侈靡篇〉的研究》办外交的人有私心是不行的,一定要用公忠体国的有才能的人,来办这项国事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例子鞠躬尽瘁兮,诸葛武侯诚哉武;公忠体国兮,出师两表留楷模。郭沫若《蜀道奇》诗

公忠体国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公正而忠心的为国家服务。如:“他公忠体国,深得长官器重。”

用于对政界或政界人士的题辞。形容忠心地为国家服务。

公忠体国字义分解

读音(gōng), 八部,共4画

㈠ 公 [ gōng ]

①. 正直无私,为大家利益。如:公正。公心。大公无私。

②. 共同的,大家承认的。如:公理。公式。公海。公制。

③. 国家,社会,大众。如:公共。公安(社会整体的治安)。公众。公民。公论(公众的评论)。

④. 让大家知道。如:公开。公报。公然。

⑤. 封建制度最高爵位。如:三公(中国周代指“太师”、“太傅”、“太保”;西汉指“大司徒”、“大司马”、“大司空”)。公子。公主。

⑥. 敬辞,尊称男子。如:海公。包公。诸公(各位)。

⑦. 雄性的。如:公母。公畜。

⑧. 对长辈和年老人的称呼。如:公公。外公(外祖父)。

⑨. 姓。

读音(zhōng), 心部,共8画

㈠ 忠 [ zhōng ]

①. 诚心尽力。如:忠心。忠诚。忠实。忠告。忠于。忠魂。忠义。忠贞。效忠。赤胆忠心。忠言逆耳。

读音(tǐ,tī), 亻部,共7画

㈠ 体 [ tǐ ]

①. 人、动物的全身。如:身体。体重。体温。体质。体征(医生在检查病人时所发现的异常变化)。体能。体貌。体魄(体格和精力)。体育。体无完肤。

②. 身体的一部分。如:四体。五体投地。

③. 事物的本身或全部。如:物体。主体。群体。

④. 物质存在的状态或形状。如:固体。液体。体积。

⑤. 文章或书法的样式、风格。如:体裁(文学作品的表现形式,可分为诗歌,散文,小说,戏剧等)。文体(文章的体裁,如“骚体”、“骈体”、“旧体诗”)。字体。

⑥. 事物的格局、规矩。如:体系。体制。

⑦. 亲身经验、领悟。如:体知(亲自查知)。体味。身体力行( xíng )。

⑧. 设身处地为人着想。如:体谅。体贴。体恤。

⑨. 与“用”相对。“体”与“用”是中国古典哲学的一对范畴,指“本体”和“作用”。一般认为“体”是最根本的、内在的;“用”是“体”的外在表现。

㈡ 体 [ tī ]

①. 〔~己〕❶家庭成员个人的私蓄的财物;❷亲近的,如“~~话”,亦作“梯己”。

读音(guó), 囗部,共8画

㈠ 国 [ guó ]

①. 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权的政体(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)如:国家。国土。国体( ➊ 国家的性质; ➋ 国家的体面)。国号。国度(指国家)。国策。国情。国法。国力。国防。国威。国宝(➊ 国家的宝物;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)。国格。国魂。国是(国家大计,如“共商国是”)。

②. 特指中国的。如:国产。国货。国粹。国乐(yuè ㄩㄝˋ)。国药。

③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