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mǐ ěr fǔ fú怎么读
注音: ㄇㄧˇ ㄦˇ ㄈㄨˇ ㄈㄨˊ
感情贬义成语
近义词:俯首帖耳
俯首帖耳的样子弭耳:温驯的样子复制
出处:《六韬・武韬・发启》猛兽将搏,弭耳俯伏;圣人将动,必有愚色。
用法:谓语;指臣服。
①. 平息,停止,消除。如:弭除。弭谤(止息诽谤)。弭患。弭兵(平息战争)。
②. 安抚,安定。如:内弭父兄,外抚诸侯。
③. 顺服。如:弭从。
④. 弓末的弯曲处。
⑤. 姓。
①. 听觉和平衡感觉的器官(通称“耳朵”)如:耳背( bèi )。耳垂。耳鬓厮磨( mó )。耳穴。耳聪目明。耳濡目染。
②. 像耳朵的东西。如:木耳。银耳。
③. 像耳朵一样分列两旁的东西。如:耳房。鼎耳。
④. 听说。如:耳闻。耳软。耳顺(指年至六十,听到别人的话,就能知道他的微妙的意思,后指人六十岁)。
⑤. 文言助词,而已,罢了。如:想当然耳。
⑥. 文言语气词(大致同“矣”):“且壮士不死则已,死即举大名~”。
①. 向下,低头,与“仰”相对。如:俯身。俯视。俯瞰。俯首。俯临。俯拾即是。俯仰。
②. 潜伏,卧伏。如:季秋之月“蛰虫咸俯在内”。
③. 旧时公文及书信对上级或尊长的敬辞。如:俯允。俯念。俯恤(请求对方体恤)。俯察。俯顺。
①. 趴,脸向下,体前屈。如:伏卧。伏案读书。
②. 低下去。如:此起彼伏。
③. 屈服,承认错误或受到惩罚。如:伏法。伏输。伏辩(伏罪的供状,亦作“伏辨”)。
④. 使屈服。如:降伏。降龙伏虎。
⑤. 隐藏。如:伏兵。埋伏。
⑥. 农历划分夏季最炎热的三个阶段。如:伏日。伏旱。伏暑。伏天。
⑦. 姓。
弭耳俯伏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mǐ ěr fǔ fú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俯首帖耳的样子。出自《六韬・武韬・发启》。一般作谓语;指臣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