mínrùnguó

于民润国

拼音 yú mín rùn guó怎么读

注音 ㄩˊ ㄇㄧㄣˊ ㄖㄨㄣˋ ㄍㄨㄛˊ

感情中性成语

于民润国的意思

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润:滋益,有利

出处元・关汉卿《陈母教子》第二折蜘蛛有丝,损人利己;蚕腹有丝,于民润国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
例子明·无名氏《伐晋兴齐》第二折:“小生我贫居白屋,学浅才疏,艰辛陋巷,未遇皇宣,又不曾于民润国施功效,善机谋虎略龙韬。”

于民润国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对人民对国家都有好处。《元・关汉卿・陈母教子・第二折》:“蜘蛛有丝,损人利己;蚕腹有丝,于民润国。”《元・无名氏・伐晋兴齐・第二折》:“小生我贫居白屋,学浅才疏,艰辛陋巷,未遇皇宣,又不曾于民润国施功效,善机谋虎略龙韬。”

于民润国字义分解

读音(yú), 一部,共3画

㈠ 于 [ yú ]

①. 介词(➊在,如“生~北京”;➋到,如“荣誉归~老师”;➌对,如“勤~学习”;➍向,如“出~自愿”;➎给,如“问道~盲”;➏自,从,如“取之~民”;➐表比较,如“重~泰山”;➑表被动,如“限~水平”)。

②. 后缀(➊在形容词后,如“疏~防范”;➋在动词后,如“属~未来)。

③. 姓。

读音(mín), 氏部,共5画

㈠ 民 [ mín ]

①. 以劳动群众为主体的社会基本成员。如:人民。民主。民国。民法。公民(在一国内有国籍,享受法律上规定的公民权利并履行公民义务的人)。国民(具有国籍的人)。

②. 指人或人群。如:居民。民族。

③. 劳动大众的,非官方的。如:民间。民歌。民谚。民风。民情。

④. 某族的人。如:汉民。回民。

⑤. 从事不同职业的人。如:农民。渔民。

⑥. 非军事的。如:民品。民航。

⑦. 同“苠”。

读音(rùn), 氵部,共10画

㈠ 润 [ rùn ]

①. 不干枯,湿燥适中。如:湿润。润泽。滋润。

②. 加油或水使不干枯。如:润肠。润滑。浸润。

③. 细腻光滑。如:光润。滑润。珠圆玉润。

④. 使有光泽,修饰。如:润饰。润色。

⑤. 利益。如:利润。分润。

⑥. 以财物酬人。如:润笔。

读音(guó), 囗部,共8画

㈠ 国 [ guó ]

①. 有土地、人民、主权的政体(古代指诸侯所受封的地域)如:国家。国土。国体( ➊ 国家的性质; ➋ 国家的体面)。国号。国度(指国家)。国策。国情。国法。国力。国防。国威。国宝(➊ 国家的宝物;➋ 喻对国家有特殊贡献的人)。国格。国魂。国是(国家大计,如“共商国是”)。

②. 特指中国的。如:国产。国货。国粹。国乐(yuè ㄩㄝˋ)。国药。

③. 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