喜形于色
喜形于色的意思
内心的喜悦表现在脸上形:表露;色:脸色
出处:《北史・高允传》允喜形于色,语人曰:‘天恩以我笃老,大有所赉,得以赡客矣。’
用法:谓语、定语、状语。
例子:章奇先生喜形于色了。(蒋光慈《短裤党》二)
正音:“色”,读作“sè”,不能读作“shǎi”。
辨形:“于”,不能写作“与”。
辨析:“喜形于色”和“笑容可掬”;都有“脸上流露出喜悦”的意思;但“喜形于色”是发自内心而表露在脸上的喜悦;是表里如一的;“笑容可掬”侧重于面部表情;可能表里如一;也可能为了某种目的;表里不一。
谜语:1. 笑颜 (谜底:喜形于色) —— 喜形于色
喜形于色的详细解释
【释义】
喜悦之情流露脸上。《魏书・卷四十八・高允传》:“允喜形于色,语人曰:『天恩以我笃老,大有所赉,得以赡客矣。』”《聊斋志异・卷七・邵女》:“金一见,喜形于色,饮食共之,脂泽花钏,任其所取。”
喜悦之情流露脸上。《魏书・卷四八・高允列传》:“允喜形于色,语人曰:『天恩以我笃老,大有所赉,得以赡客矣。』”《聊斋志异・卷七・邵女》:“金一见,喜形于色,饮食共之,脂泽花钏,任其所取。”
参见“笑容可掬”。
喜形于色的翻译
- Joy colored one's cheeks.
- 喜色(きしょく)が抑(おさ)えきれずに顔色(かおいろ)に現(あらわ)れる
- visage rayonnant de joie
- freudestrahlend(sich unsagbar freuen)
- рáдостный вид(сиять от рáдости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