㈠ 穢 [ huì ]
①. 荒蕪;雜草叢生。《荀子•富國》:“民貧,則田瘠以穢,田瘠以穢,則出實不半。”
②. 污濁;肮髒。 《左傳•昭公二十六年》:“且天之有彗也,以除穢也。”
③. 弄髒;玷污。漢蔡邕《女誡》:“面一旦不修飾,則塵垢穢之;心一朝不思善,則邪惡入之。”
④. 邪惡;醜陋。《書•泰誓中》:“無辜籲天,穢德彰聞。”
⑤. 雜亂。《後漢書•班彪傳附班固》:“贍而不穢,詳而有體。”
⑥. 淫亂。《韓非子•亡徵》:“後妻淫亂,主母畜穢,外内混通,男女無别。”
⑦. 腐敗;腐爛。《金匱要略•禽獸魚蟲禁忌》:“穢飯、餒肉、臭魚,食之皆傷人。”
⑧. 喻指惡人;丑類。《國語•魯語上》:“武王去民之穢。”
⑨. 罪過;缺點。《論衡•自紀》:“通人造書,文無瑕穢。”
⑩. 糞便。《晋書•殷浩傳》:“官本臭腐,故將得官而夢尸;錢本糞土,故將得錢而夢穢。”
⑪. 古代東方少數民族之一。《逸周書•王會》:“穢人前兒。”