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í

执迷不悟

执迷不悟的意思

坚持错误而不觉悟

出处唐・姚思廉《梁书・武帝纪上》若执迷不悟,距逆王师,大众一临,刑兹罔赫,所谓火烈高原,芝兰同泯。

用法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例子快叫田见秀跟众贼将前来投降,不要执迷不悟,自走绝路!(姚雪垠《李自成》第一卷第九章)

辨形“悟”,不能写作“误”。

辨析见“死心塌地”。

歇后语1. 拿着谜语猜不出 —— 执迷不悟
2. 临刑不告饶 —— 执迷不悟

谜语1. 拿着谜条猜不着 (谜底:执迷不悟) —— 执迷不悟

执迷不悟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。※#语或本晋・释道恒〈释驳论〉。△“迷而不悟”、“冥顽不灵”

【典源】

※#晋・释道恒〈释驳论〉(据《弘明集》卷六引)[1]

然垣墙峭峻,故罕得其门;器宇幽邃,稀入其室。是以道济弥纶,而理与之乖;德包无际,而事与之隔。子执迷[2][3]不悟,盖有以也。夫日月丽天,而瞽者莫睹其明;雷电震地,而聋者不闻其响,是谁之过与?而方欲议宫商之音,蔑文章之观,真过之甚者。

注解

[1]典故或见于南朝梁・武帝〈移檄京邑〉。

[2]自毕:自我限制。

[3]没齿:终身,永远。

【典故】

“执迷不悟”是指人坚信错误的观念,无法醒悟,“迷”即是迷惑之意。东晋时,佛教对中国的影响日剧,僧侣们的政治势力日渐庞大,道德也日趋堕落,引起不少人的批评。僧人释道恒有感于时人对佛教的质难,作〈释驳论〉斥责僧人的所作所为,并说他们“执迷自毕,没齿不悟”,就是指他们固执自信,永远也不知道悔悟。后来“执迷不悟”这句成语可能就是从这里演变而出,形容人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。稍晚,南朝梁武帝萧衍的文章中就使用了这句成语。他在前朝被封为征东将军,为朝廷带兵东征,铲除地方势力。出发前写了一篇〈移檄京邑〉,向当地的领袖喊话,说他们受到良好的教养,只是受制于恶人,才不得不为乱。若归顺朝廷,即能转祸为福。但若还是“执迷不悟”,与朝廷对抗,一旦大军压境,将会万劫不复。此处的“执迷不悟”就是这样的用法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南朝梁・武帝〈移檄京邑〉:“若执迷不悟,距逆王师,大众一临,刑兹罔赦。”
  • 02.《封神演义》第五三回:“依吾愚见,不若速回兵马,转达天听,言姬周并未有不臣之心,各安边境,真是美事。若是执迷不悟,恐蹈闻太师之辙,那时噬脐何及!”
  • 03.《明史・卷一四三・高巍列传》:“倘执迷不悟,舍千乘之尊,捐一国之富,恃小胜,忘大义,以寡抗众,为侥幸不可成之悖事,巍不知大王所税驾也。”
  • 04.《二刻拍案惊奇》卷八:“倘贪了小便宜,执迷不悟,不弄得功名无分了?”
  • 05.《红楼梦》第一一三回:“老爷太太原为是要你成人,接续祖宗遗绪。你只是执迷不悟,如何是好!”
  • 06.《官场现形记》第五四回:“虽是马二供了出来,他还是执迷不悟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。贬义。

类别用在“固执不改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我一再规劝你,你为什么仍然执迷不悟?

对那些执迷不悟的罪犯,应该依法严办。

如果你再执迷不悟,将会为此付出庞大的代价。

他的个性顽劣,虽然师长们一再规劝,仍然执迷不悟。

犯错是常见的,但如犯了错还执迷不悟,那就无药可救了。

十赌九输,一个人不可能靠赌博致富的,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。

因为你当初执迷不悟,不肯听别人的建议,今日才会这么落魄。

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人,我们除了给予惩戒,也要鼓励他们走上正途。

如果他再这样执迷不悟,坚持己见,恐怕会造成害人害己的结果,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。

你已经触犯了法律,如果还执迷不悟,不肯去自首,法网恢恢,你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
语义坚持错误的观念而不醒悟。贬义。

类别用在“固执不改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我一再规劝你,你为什么仍然执迷不悟?

对那些执迷不悟的罪犯,应该依法严办。

如果你再执迷不悟,将会为此付出庞大的代价。

他的个性顽劣,虽然师长们一再规劝,仍然执迷不悟。

犯错是常见的,但如犯了错还执迷不悟,那就无药可救了。

十赌九输,一个人不可能靠赌博致富的,你不要再执迷不悟了。

因为你当初执迷不悟,不肯听别人的建议,今日才会这么落魄。

对于那些执迷不悟的人,我们除了给予惩戒,也要鼓励他们走上正途。

如果他再这样执迷不悟,坚持己见,恐怕会造成害人害己的结果,到时后悔就来不及了。

你已经触犯了法律,如果还执迷不悟,不肯去自首,法网恢恢,你终究会受到法律的制裁。

执迷不悟的翻译

  1. refuse to realize one's error
  2. 迷(まよ)いからさめない,間違(まちが)った考(かんが)えを固執(こしゅう)してさとらない
  3. persister,s'entêter dans son erreur
  4. eigensinnig im Irrtum verharren
  5. упорствовать в своих заблуждениях

执迷不悟字义分解

读音(zhí), 扌部,共6画

㈠ 执 [ zhí ]

①. 拿着。如:执刃。执鞭。执笔。

②. 掌握。如:执政。执教( jiào )。

③. 捕捉,逮捕。如:战败被执。

④. 坚持。如:固执。执意。

⑤. 实行。如:执行。

⑥. 凭单。如:回执。

⑦. 朋友。如:执友(志同道合的朋友,简称“执”)。

⑧. 姓。

读音(mí), 辶部,共9画

㈠ 迷 [ mí ]

①. 分辨不清,失去了辨别、判断的能力。如:迷信。迷糊。迷津。迷惘。迷蒙(a.昏暗看不清;b.神志模糊不清;e.使迷惑,受蒙蔽)。执迷不悟。

②. 醉心于某种事物,发生特殊的爱好。如:迷恋。入迷。

③. 沉醉于某种事物的人。如:棋迷。革新迷。

④. 使人陶醉。如:景色迷人。

读音(bù,fǒu), 一部,共4画

㈠ 不 [ bù ]

①. 副词。

②. 用在动词、形容词和其它词前面表示否定或加在名词或名词性语素前面,构成形容词。如:不去。不多。不法。不料。不材(才能平庸,常用作自谦)。不刊(无须修改,不可磨灭)。不学无术。不速之客。

③. 单用,做否定性的回答。如:不,我不知道。

④. 用在句末表疑问。如:他现在身体好不?

㈡ 不 [ fǒu ]

①. fǒu ㄈㄡˇ 古同“否”,不如此,不然。

读音(wù), 忄部,共10画

㈠ 悟 [ wù ]

①. 理解,明白,觉醒。如:醒悟。领悟。参( cān )悟。感悟。觉悟。大彻大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