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放厥辞
大放厥辞的意思
亦作“大放厥词”
出处:唐・韩愈《祭柳子厚文》玉佩琼琚,大放厥辞。
用法:谓语、宾语;指大发议论。
例子:刘斯奋《白门柳·秋露危城》第六章:“竟敢来朝堂之上大放厥辞,穷凶极恶地攻击毁谤自己。”
大放厥辞的详细解释
【释义】
厥,其也。本指写作时极力铺陈。《唐・韩愈・祭柳子厚文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辞。”后转为大发议论,多含贬义。如:“他歪曲事实,在报章杂志上大放厥辞,混淆大众视听。”或作“大放厥词”。
厥,其也。本指写作时极力铺陈。《见唐・韩愈〈祭柳子厚文〉》:“玉佩琼琚,大放厥辞。”后转为大发议论,多含贬义。如:“他歪曲事实,在报章杂志上大放厥辞,混淆大众视听。”或作“大放厥词”。
参见“袖手旁观”。
大放厥辞的翻译
- have a big mouth(talk a great deal of nonsense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