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dà yīn xī shēng怎么读
注音: ㄉㄚˋ ㄧㄣ ㄒㄧ ㄕㄥ
感情中性成语
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复制
出处:《老子》大音希声,大象无形。”王弼注:“听之不闻名曰希,不可得闻之音也。有声则有分,有分则不宫而商矣。分则不能统众,故有声者非大音也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
①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。如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②. 指大小的对比。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③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。如:大局。大众。
④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。如:不大高兴。
⑤. 年长,排行第一。如:老大。
⑥. 敬辞。如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⑦. 时间更远。如:大前年。
⑧. 〔~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⑨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。如:大概。大凡。
①. 〔~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②. 〔~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①. 古通“太”。
②. 古通“泰”。
①. 声,亦特指有节奏的声。如:声音。音乐( yuè )。音律。音色。音量。音区。音韵。音像。音容(声音、容貌)。弦外之音。
②. 信息,消息。如:音信。佳音。音讯。
①. 少。如:希少( shǎo )。希罕。希奇。希有。希世。
②. 盼望。如:希望。希冀。希图(心里盘算达到某种目的)。希求(a.希望得到;b.希望和要求)。
①. 物体振动时所产生的能引起听觉的波。如:声音。声带。
②. 消息,音讯。如:声息。不通声气。
③. 说出来让人知道,扬言,宣称。如:声明。声辩(公开辩白)。声泪俱下。声嘶力竭。
④. 名誉。如:名声。
⑤. 音乐歌舞。如:声伎(女乐,古代的歌姬舞女)。声色。
大音希声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dà yīn xī shēng朗读),ABCD式组合,紧缩式结构意思是:指最大最美的声音乃无声之音。出自《老子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用于书面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