zhùtuózhīnìng

祝鮠之佞

拼音 zhù tuó zhī nìng怎么读

注音 ㄓㄨˋ ㄊㄨㄛˊ ㄓ ㄋㄧㄥˋ

祝鮠之佞的意思

祝鮠,春秋卫人,能言善辩,或指其善以巧言媚人,后因以为佞人的典型

出处春秋・孔子《论语・雍也》:不有祝鮠之佞,而有宋朝之美,难乎免於今之世矣。

祝鮠之佞字义分解

读音(zhù), 礻部,共9画

㈠ 祝 [ zhù ]

①. 表示对人对事的美好愿望。如:祝福。祝寿。祝捷。祝辞。馨香祷祝。

②. 古代指男巫。

③. 在神庙里管香火的人。如:祝融。庙祝。

④. 断。如:祝发( fà )(断发,后指僧尼削发出家)。

⑤. 姓。

⑥. 古同“注”,敷涂。

㈡ 祝 [ zhòu ]

读音(wéi), 魚部,共17画

㈠ 鮠 [ wéi ]

①. 〔~鱼〕体前部平扁,后部侧扁,浅灰色,无鳞,眼小,口有四对须,尾分叉,身长可达三四尺。生活于江河中。

读音(zhī), 丶部,共3画

㈠ 之 [ zhī ]

①. 助词,表示领有、连属关系。如:赤子之心。

②. 助词,表示修饰关系。如:缓兵之计。不速之客。莫逆之交。

③. 用在主谓结构之间,使成为句子成分:“大道~行也,天下为公”。

④. 代词,代替人或事物。如:置之度外。等闲视之。

⑤. 代词,这,那:“~二虫,又何知”。

⑥. 虚用,无所指。如:久而久之。

⑦. 往,到:“吾欲~南海”。

读音(nìng), 亻部,共7画

㈠ 佞 [ nìng ]

①. 有才智,旧时谦称。如:不佞。

②. 善辩,巧言谄媚。如:佞人(有口才而不正派的人)。佞幸(以谄媚而得宠幸)。佞史(为讨好当权者而歪曲篡改事实的历史)。佞臣。奸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