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bǎi lǐ yì xí怎么读
注音: ㄅㄞˇ ㄌㄧˇ ㄧˋ ㄒㄧˊ
感情中性成语
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异:不相同;习:风俗习惯复制
出处:春秋・齐・晏婴《晏子春秋・问上》百里而异习,千里而殊俗。
用法:宾语、定语;指异地风俗。
①. 数名,十个十(在钞票和单据上常用大写“佰”代)如:百步穿杨。百儿八十。百分比。
②. 喻很多。如:百草。百货。百姓(人民)。百般。百炼成钢。百无聊赖。百废俱兴( xīng )。
①. 居住的地方。如:故里。返里(回老家)。
②. 街坊(古代五家为邻,五邻为里)如:里弄( lòng )。
③. 中国市制长度单位。如:一里(等于五百米)。里程牌。
④. 衣物的内层。如:被里。
⑤. 内部,与“外”相对,并引申为一定范围以内。如:里外。心里。这里。那里。
⑥. 姓。
①. 不同的。如:异乎。异说。异常。异己(与自己意见不同或利害相冲突的人)。异端(旧时指不符合正统思想的主张或教义,如“异异邪说”)。异化。异性。异样。大同小异。异曲同工。
②. 分开。如:离异。异居。
③. 另外的,别的。如:异日。异地。异国。异乡。异类。
④. 特别的。如:奇异。异闻。异彩。奇才异能(特殊的才能)。
⑤. 奇怪。如:惊异。诧异。怪异。
①. 学过后再温熟反复地学,使熟练。如:练习。学习。实习。
②. 学。如:习文。习武。
③. 对某事熟悉。如:习见。习闻。习以为常。
④. 长期重复地做,逐渐养成的不自觉的活动。如:习惯。积习。陈规陋习。
⑤. 相因。如:世代相习。习习相因。
百里异习,常用汉语成语,读音是(bǎi lǐ yì xí朗读),ABCD式组合,偏正式结构意思是:相隔百里远的地方风俗习惯就不同。出自春秋・齐・晏婴《晏子春秋・问上》。一般作宾语、定语;指异地风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