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xià chóng yǔ bīng怎么读
注音: ㄒㄧㄚˋ ㄔㄨㄥˊ ㄩˇ ㄅㄧㄥ
感情贬义成语
近义词:夏虫疑冰
比喻人的见识短浅复制
出处: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夏虫不可以语于冰者,笃于时也。
用法: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
例子:清 王韬《六合将混为一》:“别有一天,夏虫语冰,莫知其候也。”
①. 一年的第二季。如:夏季。夏天。夏令。夏播。夏熟。夏粮。
②. 中国朝代名。如:夏代。夏历。
③. 指中国。如:华夏。
④. 姓。
①. 节肢动物的一类。如:昆虫。益虫。雕虫小技(喻微不足道的技能)。
②. 动物的通称。如:大虫(老虎)。长虫(蛇)。介虫(有介壳的虫子)。
①. 话。如:语言。汉语。英语。语录。语汇。语重心长。
②. 指“谚语”或“古语”:~云:“皮之不存,毛将焉附”。
③. 代替语言的动作。如:手语。旗语。
④. 说。如:细语。低语。
①. 告诉。如:不以语人。
①. 水因冷凝结成的固体。如:冰块。冰凌。冰箱。冰窖。冰雕。冰封。冰球。冰镇。冰释(像冰一样融化,喻嫌隙、怀疑、误会等完全消除)。冰淇淋。
②. 结晶成固体,呈结晶形的。如:冰糖。冰晶石。
③. 使人感到寒冷。如:冰手冰脚。
④. 用冰贴近东西使其变凉。如:把汽水冰上。
⑤. 洁白明彻。如:冰绡。冰心。冰清玉洁。冰肌玉骨(a。形容妇女的皮肤;b。形容梅花的高洁)。
夏虫语冰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xià chóng yǔ bīng朗读),ABCD式组合,主谓式结构意思是:比喻人的见识短浅。出自战国・庄子《庄子・秋水》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;含贬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