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ānnàn

芟夷大难

拼音 shān yí dà nàn怎么读

注音 ㄕㄢ ㄧˊ ㄉㄚˋ ㄋㄢˋ

感情中性成语

芟夷大难的意思

削平大乱芟:删除杂草;芟夷:削平;难:灾难

出处晋・陈寿《三国志・蜀志・诸葛亮传》今操芟夷大难,略已平矣。

用法谓语;指平乱。

芟夷大难字义分解

读音(shān), 艹部,共7画

㈠ 芟 [ shān ]

①. 割草,引申为除去。如:芟草。芟除(a.除草;b.删削文字)。芟夷。

读音(yí), 大部,共6画

㈠ 夷 [ yí ]

①. 中国古代称东部的民族。如:东夷。九夷(古时称东夷有九种)。

②. 中国旧时指外国或外国的。如:华夷杂处(chǔ ㄔㄨˇ)。

③. 平,平坦,平安。如:化险为夷。

④. 弄平。如:夷为平地。

⑤. 消灭。如:夷灭。族夷(诛杀犯罪者家族)。

⑥. 等辈:“诸将皆陛下故等~”。

⑦. 古代的锄类工具。

⑧. 同“怡”,喜悦。

⑨. 同“痍”,创伤。

⑩. 姓。

读音(dà,dài,tài), 大部,共3画

㈠ 大 [ dà ]

①. 指面积、体积、容量、数量、强度、力量超过一般或超过所比较的对象,与“小”相对。如:大厅。大政。大气候。夜郎自大。大腹便便。

②. 指大小的对比。如:这间房有那间两个大。

③. 规模广,程度深,性质重要。如:大局。大众。

④. 用于“不”后,表示程度浅或次数少。如:不大高兴。

⑤. 年长,排行第一。如:老大。

⑥. 敬辞。如:大作。大名。大手笔。

⑦. 时间更远。如:大前年。

⑧. 〔~夫〕古代官职,位于“卿”之下,“士”之上。

⑨. 超过事物一半,不很详细,不很准确。如:大概。大凡。

㈡ 大 [ dài ]

①. 〔~夫〕医生(“夫”读轻声)。

②. 〔~王〕戏曲、旧小说中对强盗首领的称呼(“王”读轻声)。

㈢ 大 [ tài ]

①. 古通“太”。

②. 古通“泰”。

读音(nán,nàn,nuó), 隹部,共10画

㈠ 难 [ nán ]

①. 不容易,做起来费事。如:难处。难度。难点。难关。难熬。难耐。难产。难堪。难题。难以。难于。困难。畏难。急人之难。

②. 不大可能办到,使人感到困难。如:难免。难为。难保。难怪。难倒( dǎo )。难道。难能可贵。

③. 不好。如:难听。难看。

㈡ 难 [ nàn ]

①. 灾祸,困苦。如:难民。灾难。遇难。逃难。殉难。患难。遭难。避难。排扰解难。

②. 仇怨。如:排难解纷。

③. 诘责,质问。如:发难。非难。责难。

㈢ 难 [ nuó ]

①. 古同“傩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