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uòmiàngān

唾面自干

拼音 tuò miàn zì gān怎么读

注音 ㄊㄨㄛˋ ㄇㄧㄢˋ ㄗˋ ㄍㄢ

感情贬义成语

近义词逆来顺受

反义词针锋相对

唾面自干的意思

别人往自己脸上吐唾沫,不擦掉而让它自干

出处北宋《新唐书・娄师德传》其弟守代州,辞之官,教之耐事。弟曰:‘有人唾面,洁之乃已。’师德曰:‘未也,洁之,是违其怒,正使自干耳。’

用法谓语、定语;含贬义。

例子若讲能够忍耐的,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娄师德了:他告诉兄弟,教他唾面自干。(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三十八回)

唾面自干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当别人吐口水在脸上时,不擦拭而让它自己干掉的故事。比喻逆来顺受,宽容忍让。#典出唐・刘𫗧《隋唐嘉话》卷下。

【典源】

#唐・刘𫗧《隋唐嘉话》卷下

李昭德为内史,娄师德为纳言,相随入朝,娄体肥行缓,李顾待不即至,乃发怒,曰:“尀耐杀人田舍汉!”娄闻之,反徐笑曰:“师德不是田舍汉,更阿谁是?”[1]弟拜[2],将行,谓之曰:“吾以不才,位居[3]。汝今又得[4],叨据过分,人所嫉也,将何以全先人发肤?”弟[5],曰:“自今虽有[6]某面者,某亦不敢言,但拭之而已。以此自勉,庶免兄忧。”师德曰:“此适所谓为我忧也。夫前人唾者,发于怒也。汝今拭之,是恶其唾而拭之,是逆前人怒也。唾不拭将自干,何若笑而受之?”武后之年,竟保其宠禄,率是道也。

注解

[1]娄师德:公元630∼699,字宗仁,唐郑州原武人。武后时的宰相,掌理朝政,恭勤朴忠,统领边塞要地共三十年,有容人的雅量,以能用人见称。卒谥贞。娄,音lóu。

[2]代州刺史:代州,亦曰雁门郡,地约在今山西省代县。刺史,职官名,本为司地方纠察的官,后沿称地方长官,此指州牧。

[3]宰相:职官名。古代君主的最高幕僚,为百官之长,历代名称不同。如秦汉的丞相、相国、三公,唐宋的中书、门下、尚书三省长官及同平章事。亦称为“宰辅”。

[4]州牧:职官名。古时分九州,州牧为每州的最高长官,后指朝廷所委派的地方最高行政首长。

[5]长跪:直身屈膝成直角的跪礼,以示庄重。

[6]唾:音,tuò,吐口水。有轻视、鄙弃的意思。

【典故】

据唐・刘𫗧《隋唐嘉话》卷下载,娄师德在唐代武后称帝期间任职宰相,他有容人的雅量,又能任人唯才。后来娄师德的弟弟被任命为代州刺史,上任之前,娄师德问他说:“我现在已经是宰相,位居人臣之首,你今天又将到代州当刺史,看在别人眼里难免会心生妒嫉,所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,我们将如何保全先人付予我们的躯体?”弟弟长身而跪,说:“曾经有人将口水吐在我的脸上,我没有说什么,只是默默的将口水擦去。以此自我勉励,希望可以免去兄长的忧虑。”娄师德说:“这正是我心里所担忧的。向你吐口水的人,想必已经对你很生气了,你又将口水擦掉,正好表明了你厌恶他的举动,这么做只会更加深他的怒气。不如不擦它,让它自己在脸上干掉,笑著脸去承受这一切,不是更好?”后来这个典源被浓缩成“唾面自干”,用来比喻逆来顺受,宽容忍让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宋・陆游〈闻里中有斗者作此示之〉诗:“秋毫不能忍,平地寻干戈;唾面听自干,彼忿自消磨。”
  • 02.元・陶宗仪《南村辍耕录・卷二・端厚》:“文贞王阿怜帖木儿尝言:『娄师德唾面自干,以为美事,我思之,虽狗亦不可恶它。』”
  • 03.《镜花缘》第三八回:“若讲能彀忍耐的,莫若本朝去世不久的娄师德了,他告诉兄弟,教他唾面自干。人唾他面,他能听其自干,可见凡事都可忍耐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比喻逆来顺受,宽容忍让。

类别用在“宽厚待人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种唾面自干的作法过于懦弱,我不欣赏。

要想成为大生意人,必须培养唾面自干的雅量。

唾面自干非常人所能为,他百般容忍,说不定是别有用心。

原以为唾面自干能息对方之怒,谁知反而助长对方的气燄。

今天为了息事宁人,我们且以唾面自干的态度回应对方的无礼。

唾面自干固可表示雅量,但以直道对待外来的羞辱有时也是必要的。

语义比喻逆来顺受,宽容忍让。

类别用在“宽厚待人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这种唾面自干的作法过于懦弱,我不欣赏。

要想成为大生意人,必须培养唾面自干的雅量。

唾面自干非常人所能为,他百般容忍,说不定是别有用心。

原以为唾面自干能息对方之怒,谁知反而助长对方的气燄。

今天为了息事宁人,我们且以唾面自干的态度回应对方的无礼。

唾面自干固可表示雅量,但以直道对待外来的羞辱有时也是必要的。

唾面自干的翻译

  1. drain the cup of humiliation(pocket/swallow an insult; turn the other cheek)

唾面自干字义分解

读音(tuò), 口部,共11画

㈠ 唾 [ tuò ]

①. 口腔里的消化液。如:唾液。唾涎。唾沫。

②. 啐,从嘴里吐出来。如:唾弃(吐唾沫表示轻视、鄙弃)。唾骂。唾手可得。唾面自干。

读音(miàn), 面部,共9画

㈠ 面 [ miàn ]

①. 头的前部,脸。如:脸面。颜面。面目。面面相觑。

②. 用脸对着,向着。如:面对。面壁(①面对着墙;②佛教指面对墙壁静坐修行)。

③. 事物的外表。如:地面。面友(表面的、非真心相交的朋友)。面额(票面的数额)。

④. 方位,部分。如:前面。反面。片面。全面。多面手。

⑤. 量词,多用于扁平的物件。如:一面鼓。

⑥. 会见,直接接头的。如:当面。面议。面晤。耳提面命(“耳提”,提着耳朵叮嘱;“面命”,当面指教,形容教诲殷切)。

⑦. 几何学上指线移动所生成的形迹,有长有宽没有厚的形。如:平面。曲( qū )面。

⑧. 粮食磨成的粉:小米~。玉米~。特指小麦磨成的粉:一袋~。

⑨. 粉末。如:药面儿。

⑩. 由面粉和水做成的条状食物。如:面条。

⑪. 食物含纤维少而柔软。如:这种瓜很面。

读音(zì), 自部,共6画

㈠ 自 [ zì ]

①. 本人,己身。如:自己。自家。自身。自白。自满。自诩。自馁。自重( zhòng )。自尊。自谦。自觉( jué )。自疚。自学。自圆其说。自惭形秽。自强不息。

②. 从,由。如:自从。自古以来。

③. 当然。如:自然。自不待言。自生自灭。放任自流。

④. 假如。如:自非圣人,外宁必有内忧。

读音(gān,gàn), 干部,共3画

㈠ 干 [ gān ]

①. 触犯,冒犯,冲犯。如:干扰。干涉。干预(亦作“干与”)。森然干霄。

②. 追求,求取,旧指追求职位俸禄。如:干禄。干仕。

③. 关连,涉及。如:干系。互不相干。

④. 盾,古代抵御刀枪的兵器。如:大动干戈。

⑤. 古代用以记年、记月、记日、记时(亦作编排次序)的十个字(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)如:天干。干支。

⑥. 涯岸,水边:“河之~兮”。

⑦. 个数。如:若干。

⑧. 没有水分或水分少,跟“湿”相对。如:干燥。干柴。

⑨. 干的食品或其他东西。如:饼干。豆腐干。

⑩. 枯竭,尽净,空虚。如:干尽。干杯。

⑪. 副词,空,徒然,白白地。如:干着急。

⑫. 指没有血缘或婚姻关系,拜认的亲属。如:干亲。

⑬. 当面说气话或抱怨的话使对方难堪。如:我又干了他一顿。

⑭. 〈方〉慢待;置之不理。如:把客人干在一旁。

⑮. 〔~将( jiàng )〕古剑名。

⑯. 姓。

㈡ 干 [ gàn ]

①. 事物的主体或重要部分。如:树干。躯干。干线。

②. 做。如:干事。说干就干。

③. 有才能的,善于办事的。如:干才。干员。干练。

④. 方言,坏、糟。如:事情要干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