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iāotóulàné

焦头烂额

拼音 jiāo tóu làn é怎么读

注音 ㄐㄧㄠ ㄊㄡˊ ㄌㄢˋ ㄟˊ

感情中性成语

近义词狼狈不堪头破血流内外交困

反义词称心如意万事亨通

焦头烂额的意思

头部和额部被烧焦、灼烂

出处东汉・班固《汉书・霍光传》令论功而清宾,曲突徙薪亡恩泽,焦头烂额为上客耶?

用法谓语、宾语、补语;比喻非常狼狈窘迫。

例子殡焰飞腾,众水手被火烧得焦头烂额。(清・李汝珍《镜花缘》第二十六回)

正音“烂”,读作“làn”,不能读作“luàn”。

辨形“焦”,不能写作“蕉”。

辨析“焦头烂额”和“头破血流”;都可表示惨败或受到严重打击。但“焦头烂额”偏重指失败后受到严重打击后的狼狈相;还可表示十分狼狈窘迫;“头破血流”偏重指失败后的伤残相。

歇后语1. 豺狼遭火烧 —— 焦头烂额
2. 过了火的猪脑袋 —— 焦头烂额

谜语1. 过了火的猪脑袋 —— 焦头烂额

焦头烂额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烧焦头,灼烂额。形容救火时为火烧灼得很严重。#语本《汉书・卷六八・霍光传》。后用“焦头烂额”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狈窘迫的困境或牺牲惨重。△“头破血流”

【典源】

#《汉书・卷六八・霍光传》[1]

初,霍氏奢侈,茂陵徐生曰:“霍氏必亡。夫奢则不逊,不逊必侮上。侮上者,逆道也。在人之右,众必害之。霍氏秉权日久,害之者多矣。天下害之,而又行以逆道,不亡何待!”乃上疏言“ 霍氏泰盛,陛下即爱厚之,宜以时抑制,无使至亡。”书三上,辄报闻。其后霍氏诛灭,而告霍氏者皆封。人为徐生上书曰:「臣闻客有过主人者,见其灶直突,傍有积薪,客谓主人,更为曲突,远徙其薪,不者且有火患。主人嘿然不应。俄而家果失火,邻里共救之,幸而得息。于是杀牛置酒,谢其邻人,灼烂者在于上行,余各以功次坐,而不录言曲突者。 人谓主人曰:『 [2]使听客之言,不费牛酒,终 [3]火患。今论功而请宾, [4]亡恩泽,燋头烂额为 [5]耶?』 主人乃寤而请之。今茂陵徐福数上书言霍氏且有变,宜防绝之。乡使福说得行,则国亡裂土出爵之费,臣亡逆乱诛灭之败。往事既已,而福独不蒙其功,唯陛下察之,贵徙薪曲突之策,使居焦发灼烂之右。」上乃赐福帛十疋,后以为郎。

注解

[1]典故或见于汉・桓谭《新论・见征》。

[2]乡:音xiàng,以前。

[3]亡:音wú,没有,同“无”。

[4]曲突徙薪:弯曲烟囱,移开柴木。比喻事先采取措施,以防患未然。曲,音qū。见“曲突徙薪”。

[5]上客:尊客、贵客。

【典故】

霍氏在西汉时期是一个政治势力十分庞大的家族,霍去病是汉武帝相当倚重的讨伐匈奴大将,同父异母弟的霍光同时也备受武帝信任,并曾受遗诏辅佐少主昭帝,后又议立宣帝继位,其女甚且成了宣帝的皇后,前后秉政近二十年,一手掌握朝中大权,连皇帝都要敬畏三分。霍光死后,霍氏家族更是专恣骄奢。大臣徐福深恐霍氏造反,便上书宣帝,建议压抑霍氏,以免后患。不过当时宣帝并没有采纳他的意见。后来霍氏果然因阴谋造反遭到灭族,所有镇压有功的人都受到奖赏,只有徐福没有得到任何表扬。有人便替徐福打抱不平,上书给皇帝说:“有一户人家的灶,烟囱是直的,旁边又堆著柴火。客人看见了,便劝那家的主人把烟囱改成弯的,把柴火移开,以免发生火灾,但是主人并没有采纳他的建议。后来,那家果然因此发生火灾,邻居都赶来救火。火灾扑灭之后,主人为了表示感谢,便摆设宴席,招待那些因为帮忙救火而被烧伤的人,惟独没有邀请最先提醒他预防火灾的客人。如果他一开始就接受那位客人的建议,做好预防措施,也就不会发生火灾,所以他最应该感谢的,其实是那位客人才是。相同地,如果皇上接纳徐福的建议,事先压制霍氏,那么朝廷也就不必付出那么大的代价了。”宣帝看了奏折,觉得很有道理,就下令赐给徐福财帛官爵,做为奖励。后来“焦头烂额”这个成语就从这里演变而出,用来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狈窘迫的困境或牺牲惨重。

【书证】

  • 01.《淮南子・说山》汉・高诱・注:“淳于髡,齐人也。告其邻突将失火,使曲突徙薪。邻人不从,后竟失火。言者不为功,救火者焦头烂额为上客。”
  • 02.《宋史・卷四一一・蒋重珍传》:“臣所以痛心者,九庙至重,事如生存,而彻小涂大,不防于火之未至;宰相之居,华屋广袤,而焦头烂额,独全于火之未然,亦足以见人心陷溺,知有权势,不知有君父矣。”
  • 03.陆游〈戍卒说沉黎事有感〉诗:“焦头烂额知何补,弭患从来贵未形。”
  • 04.《封神演义》第五三回:“周兵见哪吒得胜,呐了一声喊,杀奔过来。太颠不防赵升把口一张,喷出数尺火来,烧得焦头烂额,险些儿落马。两家混战一场,各自收兵。”
  • 05.《聊斋志异・卷二・九山王》:“骤火之,燄亘霄汉,如黑灵芝,燔臭灰瞇不可近;但闻鸣啼嗥动之声,嘈杂聒耳。既熄,入视。则死狐满地,焦头烂额者,不可胜计。”
  • 06.《镜花缘》第一二回:“幸而官事了结,花却无穷浪费,焦头烂额,已属不堪;设或命途坎坷,从中别生枝节,拖延日久,虽要将就了事,欲罢不能。”

【用法】

语义烧焦头,灼烂额。形容救火时为火烧灼得很严重。

类别用在“面貌毁伤”的表述上。

语义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狈窘迫的困境或牺牲惨重。

类别用在“劳困疲惫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老王在这场火灾中被烧得焦头烂额,幸亏及时送医,才逃过鬼门关。

消防人员不惜焦头烂额冒险救人的英勇事迹,实在令人感动不已。

最近我简直忙得焦头烂额,连写封信的时间都挪不出来。

他为了房子过户的事情,搞得焦头烂额,依然理不清头绪。

最近为了搬家的事,忙得我焦头烂额,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。

很多上班族被工作逼得焦头烂额,很需要有个纾解压力的方法!

为了能兼顾功课和社团活动,现在的我已是焦头烂额,分身乏术了。

这个任务不但繁重,时间又很紧迫,我即使赶得焦头烂额,恐怕也无法完成。

语义烧焦头,灼烂额。形容救火时为火烧灼得很严重。

类别用在“面貌毁伤”的表述上。

语义比喻做事陷入十分狼狈窘迫的困境或牺牲惨重。

类别用在“劳困疲惫”的表述上。

例句

老王在这场火灾中被烧得焦头烂额,幸亏及时送医,才逃过鬼门关。

消防人员不惜焦头烂额冒险救人的英勇事迹,实在令人感动不已。

最近我简直忙得焦头烂额,连写封信的时间都挪不出来。

他为了房子过户的事情,搞得焦头烂额,依然理不清头绪。

最近为了搬家的事,忙得我焦头烂额,连吃饭的时间都没有。

很多上班族被工作逼得焦头烂额,很需要有个纾解压力的方法!

为了能兼顾功课和社团活动,现在的我已是焦头烂额,分身乏术了。

这个任务不但繁重,时间又很紧迫,我即使赶得焦头烂额,恐怕也无法完成。

焦头烂额的翻译

  1. in a terrible fix
  2. ろうばいしたさま,散散(さんざん)な目にあう
  3. air lamentable et épuisé(aspect abattu,pitoyable)
  4. in arge Bedrǎngnis geraten
  5. вертéться как бéлка в колесé

焦头烂额字义分解

读音(jiāo), 灬部,共12画

㈠ 焦 [ jiāo ]

①. 物体经火烧变成黑黄色并发硬、发脆。如:烧焦。焦土。焦头烂额。

②. 烦躁,着急。如:焦急。焦虑。焦灼。焦躁不安。

③. 酥,脆。如:焦脆。焦枣。

④. 喻干燥到极点。如:唇焦口燥。焦枯。焦裂。焦渴。

⑤. 一种质硬、多孔、发热量高的固体燃料。如:焦炭。焦煤。焦炼。

⑥. 姓。

读音(tóu,tou), 大部,共5画

㈠ 头 [ tóu ]

①. 人身体的最上部分或动物身体的最前的部分。如:头骨。头脑。头脸(❶头和脸;❷指面貌;❸指面子,体面)。头角( jiǎo )(喻青年的气概或才华)。

②. 指头发或所留头发的样式。如:留头。剃头。

③. 物体的顶端。如:山头。笔头。两头尖。

④. 指事情的起点或端绪。如:从头儿说起。头绪。

⑤. 物体的残余部分。如:布头儿。

⑥. 以前,在前面的。如:头三天。

⑦. 次序在前,第一。如:头等。头生。

⑧. 首领。如:头子。头目。

⑨. 方面。如:他们是一头的。

⑩. 临,接近。如:头睡觉先洗脸。

⑪. 量词,多指牲畜。如:一头牛。

⑫. 表示约计、不定数量的词。如:三头五百。

⑬. ( tou )名词后缀(❶接于名词词根,如“木~”。❷接于动词词根,如“念~”。❸接于形容词词根,如“甜~儿”)。

⑭. ( tou )方位词后缀(如“上~”。“里~”。“后~”。)

㈡ 头 [ tou ]

读音(làn), 火部,共9画

㈠ 烂 [ làn ]

①. 因过熟而变得松软。如:烂糊。煮烂。

②. 程度极深。如:台词背得烂熟。

③. 东西腐坏。如:腐烂。

④. 灼伤。如:焦头烂额。

⑤. 崩溃,败坏。如:敌人一天天烂下去。

⑥. 破碎。如:破烂。烂纸。

⑦. 头绪杂乱。如:烂摊子。

⑧. 明,有光彩。如:烂银枪。烂漫。

读音(é), 页部,共15画

㈠ 额 [ é ]

①. 人脸头发以下、眉毛以上的部分,或某些动物头部大致与此相当的部位(俗称“脑门子”)如:额头。额角( jiǎo )。

②. 牌匾。如:门额。匾额。

③. 规定数量。如:额数。额外。定额。余额。超额。空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