ròuzhànkāi

肉绽皮开

拼音 ròu zhàn pí kāi怎么读

注音 ㄖㄡˋ ㄓㄢˋ ㄆㄧˊ ㄎㄞ

肉绽皮开的意思

皮肉都裂开了形容伤势严重多指受残酷拷打绽:裂开

出处元・无名氏《争报恩》第二折:他、他、他打的来如砍瓜,似劈柴。棒子着处,血忽淋剌,肉绽皮开。

例子明·凌濛初《初刻拍案惊奇》卷十七:只见府尹喝叫:“把黄妙修拖翻,加力行杖。”打得~,看看气绝。

肉绽皮开的详细解释

【释义】

形容伤势严重,皮肉都已裂开。《元・无名氏・諕范叔・第二折》:“打得我肉绽皮开内外伤,眼见的不久身亡。”《初刻拍案惊奇・卷十七》:“只见府尹喝叫把黄妙修拖番,加力行杖,打个肉绽皮开。”亦作“皮开肉绽”。

肉绽皮开字义分解

读音(ròu), ⺼部,共6画

㈠ 肉 [ ròu ]

①. 人或动物体内红色、柔软的组织。如:肉体。肉类。肉食。肌肉。肉票(被盗匪掳去的人,盗匪借以向他的家属勒索钱财)。肉身(佛教指肉体)。

②. 果实中可以吃的部分。如:桂圆肉。冬瓜肉厚。

③. 果实不脆,不酥。如:肉瓤西瓜。

④. 行动迟缓,性子慢。如:做事真肉。

⑤. 古代称圆形物中有孔的边。

⑥. 极亲密疼爱之称,多用呼子女。

读音(zhàn), 纟部,共11画

㈠ 绽 [ zhàn ]

①. 衣缝脱线解开,引申为裂开。如:绽裂。绽开。绽露。绽放。破绽(漏洞)。皮开肉绽。

②. 缝补,缝纫:“故衣谁为补,新衣谁当~。”

读音(pí), 皮部,共5画

㈠ 皮 [ pí ]

①. 动植物体表的一层组织。如:皮毛。

②. 兽皮或皮毛的制成品。如:裘皮。

③. 包在外面的一层东西。如:封皮。书皮。

④. 表面。如:地皮。

⑤. 薄片状的东西。如:豆腐皮。

⑥. 韧性大,不松脆。如:花生放皮了。

⑦. 不老实,淘气。如:顽皮。

⑧. 指橡胶。如:胶皮。皮球。

⑨. 姓。

读音(kāi), 廾部,共4画

㈠ 开 [ kāi ]

①. 启,张,把关闭的东西打开。如:开启。开化。开诚布公。

②. 分割。如:对开。三十二开本。

③. 通,使通。如:开导。开窍。

④. 使显露出来。如:开采(挖掘矿物)。开发。

⑤. 扩大、发展。如:开扩。开拓。

⑥. 发动或操纵。如:开动。开车。

⑦. 起始。如:开始。开宗明义。

⑧. 设置、建立。如:开创。开国。开设。

⑨. 列举,写出。如:开单子。开发票。

⑩. 支付。如:开销。开支。

⑪. 沸腾,滚。如:开水。

⑫. 举行。如:开运动会。

⑬. 放在动词后面,表示效果。如:躲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