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gǔ shé yáng chún怎么读
注音: ㄍㄨˇ ㄕㄜˊ ㄧㄤˊ ㄔㄨㄣˊ
感情中性成语
转动舌头,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复制
出处:元・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一折鼓舌扬唇,唱一年家春尽一年家春。
用法:谓语、宾语;用于说唱。
①. 打击乐器,圆柱形,中空,两头蒙皮。如:鼓乐( yuè )。鼓角( jiǎo )。大鼓。
②. 形状、声音、作用像鼓的。如:耳鼓。石鼓。
③. 敲击或拍打使发出声音。如:鼓吹。鼓噪。
④. 发动,使振作起来。如:鼓励。鼓动。鼓舞。一鼓作气。
⑤. 高起,凸出。如:鼓包。鼓胀。
⑥. 古代夜间击鼓以报时,一鼓即一更。
①. 人或动物嘴里辨别滋味、帮助咀嚼和发音的器官。如:舌头。舌耕(a.指读书勤奋;b.旧时学者授徒,依口说谋生,好像农夫耕田得粟)。唇枪舌剑。
②. 语言辩论的代称。如:舌战(激烈议论)。
③. 像舌头的东西。如:帽舌。火舌。
④. 铃或释中的锤。
⑤. 指箭靶两旁上下伸出的部分。
①. 簸动,向上播散。如:扬水。扬场( cháng )。扬汤止沸。
②. 高举,向上。如:扬手。扬帆。趾高气扬。扬眉吐气。
③. 在空中飘动。如:飘扬。
④. 称颂,传播。如:扬言。扬威。颂扬。扬弃。扬名。
⑤. 姓。
①. 嘴的边缘红色部分。如:嘴唇。唇齿(喻互相接近而且有共同利害的两方面)。唇膏。唇裂。唇舌(“嘴唇”和“舌头”,喻言辞)。唇吻(嘴唇,喻口才、言辞)。唇亡齿寒(关系密切,利害相关)。
鼓舌扬唇,一般汉语成语,读音是(gǔ shé yáng chún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转动舌头,张开嘴唇形容开口说唱。出自元・张国宾《合汗衫》第一折。一般作谓语、宾语;用于说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