拼音: zuì jǐ zé gōng怎么读
注音: ㄗㄨㄟˋ ㄐㄧˇ ㄗㄜˊ ㄍㄨㄥ
感情中性成语
责备并归罪于自己罪己:归罪于己;躬:自己复制
出处: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罪己责躬不可无,然亦不当长留在心胸为悔。
用法: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
①. 犯法的行为。如:犯罪。罪人。认罪。有罪。罪恶。罪名。罪魁。罪行。罪证。罪责。罪孽(迷信的人认为应受到报应的罪恶)。罪不容诛。
②. 过失,把过失归到某人身上。如:功罪。罪愆。罪尤(“尤”,过失,罪过)。归罪于人。
③. 刑罚。如:判罪。畏罪。待罪。请罪。
④. 苦难,痛苦。如:受罪。
①. 对别人称本身。如:自己。知己。反求诸己。推己及人。己所不欲,勿施于人。
②. 天干的第六位,用作顺序第六的代称。
①. 责任,分( fèn )内应做的事。如:责任。尽责。负责。职责。专责。责无旁贷。
②. 要求。如:责求。责令。责成。
③. 指摘过失。如:求全责备。责怪。斥责。责罚。谴责。
④. 质问,诘( jié )问。如:责问。责难。责让。
⑤. 旧指为了惩罚而打。如:鞭责。杖责。
①. 同“债”。
①. 身体。
②. 自身,亲自。如:反躬自问。躬行实践。事必躬亲。
③. 弯曲身体。如:鞠躬。躬身下拜。
罪己责躬,生僻汉语成语,读音是(zuì jǐ zé gōng朗读),ABCD式组合,联合式结构意思是:责备并归罪于自己。出自宋・朱熹《朱子语类》第29卷。一般作谓语、定语;用于处事。